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叔度独登天台水亭》
《和叔度独登天台水亭》全文
宋 / 司马光   形式: 排律  押[齐]韵

郊外灵潭阔,新亭占曲堤。

戏鱼迎坠絮,惊雉出荒蹊。

绿倒杨梢乱,光翻芰叶齐。

雨馀纤月偃,野迥断云低。

水气常喷薄,天风助惨悽。

何知尘外境,近在郡楼西。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hūdēngtiāntáishuǐtíng
sòng / guāng

jiāowàilíngtánkuòxīntíngzhàn

yíngzhuìjīngzhìchūhuāng

绿dǎoyángshāoluànguāngfān

xiānpéngyǎnjiǒngduànyún

shuǐchángpēnbáotiānfēngzhùcǎn

zhīchénwàijìngjìnzàijùnlóu西

翻译
郊外的灵潭宽广,新亭坐落在弯曲的小路上。
鱼儿嬉戏追逐飘落的柳絮,受惊的野鸡从荒芜的小径飞出。
绿色的柳条随风摇曳,光影在菱叶上交错整齐。
雨后,细月微微倾斜,野外空旷,云层低垂。
水面蒸腾着水汽,天风带来凄凉的气息。
谁能想到,这远离尘世的美景,就在郡楼的西边。
注释
灵潭:清澈深邃的水潭。
新亭:新建的亭子。
戏鱼:鱼儿嬉戏。
坠絮:飘落的柳絮。
荒蹊:荒芜的小路。
绿倒:绿色倒映。
芰叶:菱叶。
纤月:细小的月亮。
惨悽:凄凉。
尘外境:超凡脱俗的景象。
郡楼:郡守官署的楼阁。
西:西方或西边。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风光图景,诗人通过对郊外灵潭、曲堤、新亭等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一个宁静而又充满生机的自然环境。诗中“戏鱼迎坠絮,惊雉出荒蹊”两句,生动地展示了水中鱼儿嬉戏和鸟类飞翔的活泼情景。“绿倒杨梢乱,光翻芰叶齐”则形象地描绘了树木和芦苇随风摇曳的姿态。

诗人通过“雨馀纤月偃,野迥断云低”两句,营造出一种既有雨水滋润又略带迷离的氛围,使读者仿佛置身于一片湿润而神秘的自然之中。接下来的“水气常喷薄,天风助惨悽”则进一步强调了大自然的活力与动感。

最后,“何知尘外境,近在郡楼西”两句,诗人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世、追求心灵净土的情怀。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深切情感,以及他对精神寄托之地的向往。

作者介绍
司马光

司马光
朝代:宋   字:君实   号:迂叟   籍贯: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   生辰:1019年11月17日-1086年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10月11日),字君实,号迂叟。汉族。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司马光登进士第,累进龙图阁直学士。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离开朝廷十五年,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
猜你喜欢

小游仙诗九十八首·其二十五

玉色雌龙金络头,真妃骑出纵闲游。

昆崙山上桃花底,一曲商歌天地秋。

(0)

小游仙诗九十八首·其四

真王未许久从容,立在花前别宁封。

手把玉箫头不举,自愁如醉倚黄龙。

(0)

登东阳沈隐侯八咏楼

旦登西北楼,楼峻石墉厚。

宛生长定□,俯压三江口。

排阶衔鸟衡,交疏过牛斗。

左右会稽镇,出入具区薮。

越岩森其前,浙江漫其后。

此地实东阳,由来山水乡。

隐侯有遗咏,落简尚馀芳。

具物昔未改,斯人今已亡。

粤余忝藩左,束发事文场。

怅不见夫子,神期遥相望。

(0)

归燕

海燕频来去,西人独滞留。

天边又相送,肠断故园秋。

(0)

秋夕送友人归吴

离心醉岂欢,把酒彊相宽。

世路须求达,还家亦未安。

旅程愁算远,江月坐吟残。

莫羡扁舟兴,功成去不难。

(0)

题空山人石室

早晚悟无生,头陀不到城。

云山知夏腊,猿鸟见修行。

地僻无溪路,人寻逐水声。

年年深谷里,谁识远公名。

(0)
诗词分类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诗人
程文海 高克恭 齐之鸾 魏源 欧阳詹 法式善 胡炳文 褚亮 薛道衡 宇文虚中 吴激 拾得 李日华 刘珝 程大昌 苏子卿 章炳麟 秦韬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