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王长文赴上庠》
《送王长文赴上庠》全文
宋 / 杨万里   形式: 古风

吾乡前辈王南宾,读书万卷笔有神。

屡登天府献和璞,玉工过眼珉夺真。

祇今有孙又奇绝,踏雪携书诣金阙。

玉皇书院璧水中,赐子半窗桃玉虫。

端能健笔追乃祖,斗薮寸心写千古。

广寒掇取第一枝,早为双亲开两眉。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òngwángchángwénshàngxiáng
sòng / yángwàn

xiāngqiánbèiwángnánbīnshūwànjuànyǒushén

lóudēngtiānxiàngōngguòyǎnmínduózhēn

jīnyǒusūnyòujuédǎoxuěxiéshūjīnquē

huángshūyuànshuǐzhōngchángbànchuāngtáochóng

duānnéngjiànzhuīnǎidòusǒucùnxīnxiěqiān

广guǎnghánduōzhīzǎowèishuāngqīnkāiliǎngméi

注释
王南宾:家乡前辈的名字。
读书万卷:阅读很多书籍。
天府:朝廷。
和璞:才华出众的作品。
玉工:比喻对作品的评价者。
夺真:超越真实,指作品优秀。
孙又奇绝:孙子非常杰出。
金阙:皇宫。
玉皇书院:可能指代皇家或尊贵的学术机构。
璧水:形容珍贵的奖赏。
桃玉虫:可能指代珍贵的书籍。
健笔:有力的笔触。
乃祖:祖先。
斗薮:比喻文学领域的竞争。
寸心:微小的心意。
广寒:指文学领域。
双亲:父母。
开两眉:使父母开心,露出笑容。
翻译
我家乡的前辈王南宾,饱读诗书文采出众。
多次登上朝廷献上他的才华,如美玉般的作品超越了真实。
如今他的孙子更是出类拔萃,踏雪寻书来到皇宫前。
在玉皇书院中,他得到一块璧玉般的奖赏,赐予他半窗珍贵的书籍。
他定能以笔力继承祖辈遗志,用微小的心意写下永恒的历史。
在文学领域摘得头筹,早早地让父母展露欢颜。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杨万里所作,名为《送王长文赴上庠》。诗中表达了对友人王长文赴京城参加科举考试的祝福之情,同时也展现了诗人的文学功底和深厚的文化积淀。

首句“吾乡前辈王南宾,读书万卷笔有神”称赞王南宾博学多识,其书法亦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第二句“屡登天府献和璞,玉工过眼珉夺真”形容他不仅学问渊博,而且经常能够进献皇帝,所作之物如同珍珠般被玉工认可。

第三、四句“祇今有孙又奇绝,踏雪携书诣金阙。玉皇书院璧水中,赐子半窗桃玉虫”转而描写王南宾的孙子亦是学问高深,其行踪如同踏雪一般纯洁无暇,携带着书籍来到金阙(即京城的宫殿)。诗中还提到了“玉皇书院”,这是古代的一处学府,这里则是一个象征学问和文化的场所。

接着,“赐子半窗桃玉虫”一句,则表明王长文在这个环境下接受了教化,半窗即学习之地,而桃玉虫乃是吉祥之物,比喻其学识将来会像美好的事物一样绽放光彩。

最后四句“端能健笔追乃祖,斗薮寸心写千古。广寒掇取第一枝,早为双亲开两眉”则表达了诗人对王长文的鼓励和期望。其中,“端能健笔追乃祖”意味着王长文能够继承其祖上的学问并且书法坚挺;“斗薮寸心写千古”则形容他的内心坚定如斗大的心志,能够将这些深厚的学问传承下去。

“广寒掇取第一枝”一句,指的是在严寒中挑选最好的花枝,比喻王长文在科举考试中的出类拔萃。而最后,“早为双亲开两眉”则是希望他能早日取得成功,让父母的脸上绽放笑容。

作者介绍
杨万里

杨万里
朝代:宋   字:廷秀   号:诚斋   籍贯: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   生辰: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汉族江右民系,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大臣,著名文学家、爱国诗人,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南宋四大家”(又作“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猜你喜欢

水龙吟.代寿贾秋壑

蓬莱风月神仙,却来平地为霖雨。

乾坤清了,如今多是,退行一步。

寸寸归心,轻轩娱侍,竹溪花圃。

奈君王眷眷,苍生恋恋,那肯放、钱塘渡。

天也知公此意,问升平、要抽身去。

把些夏潦,和些秋哨,轻轻缀住。

一转移来,元勋力量,他谁堪付。

待汾阳、了却中书,别又商量出处。

(0)

游慈云似龄叟

我来景照堂,主人一笑领。

蔬笋充我饥,芎朮疗我病。

坐久不知晚,留以夜榻并。

世事方东流,人情入西暝。

兹逢岂假合,如形有随影。

不言自相知,无味足隽永。

潜远意悠悠,披仰心炯炯。

顾我为何人,古今两照映。

馀言不可写,手拍阑干猛。

云飞风满山,万动归一静。

(0)

题梅逸林隐君祠

洁蠲老笔记祠庭,更把辞情韵入声。

誓守松楸为得死,肯戕桑梓买偷生。

衣冠图画君心事,香火焚修子血诚。

孝义本来无世变,有谁下马拂阴茔。

(0)

挽校书郎方公夫人二首·其一

有美女中玉,来嫔天下魁。

心无惭藻涧,眼及到兰台。

欲伴春行乐,俄缠昼哭哀。

谁知馀地在,五桂总翘材。

(0)

挽校书郎方公夫人二首·其二

七十七年春,斑衣堂上新。

鱼轩宜有晚,恙枕竟无晨。

空感通家泪,难随执绋尘。

望云飞老□,聊聒薤歌人。

(0)

挽史允叟慈母王氏

彼美兰仪盎粹温,谁知肃肃范闺门。

生荣梦视金花诰,死瞑培成玉树根。

中一祔严家称礼,终三年制子权恩。

我来欲送铭旌路,客病栖栖怅莫奔。

(0)
诗词分类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诗人
梁克家 陈居仁 王自中 崔莺莺 林升 张祎 杨虞卿 陈善 宋若昭 陈汝咸 韦鼎 陈逅 太上隐者 陈如纶 康骈 隐峦 张君房 韦迢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