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傅遗踪在,君于此泛莲。
不应卑湿地,犹著广寒仙。
策好人争诵,名高士责全。
衡山余所管,拟结草鞋缘。
贾傅遗踪在,君于此泛莲。
不应卑湿地,犹著广寒仙。
策好人争诵,名高士责全。
衡山余所管,拟结草鞋缘。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刘克庄所作,名为《送王实之赴长沙幕》。从诗中可以看出,这是一首送别诗,表达了对友人离去的不舍和美好的祝愿。
“贾傅遗踪在,君于此泛莲。” 这两句设定了一种淡雅的画面,似乎是在一个宁静的环境中,友人将要离开,而诗人则在这里泛舟采莲,寄托着对朋友的不舍之情。
“不应卑湿地,犹著广寒仙。” 这里的“不应”表达了一种不应有的境遇,即便是卑微湿润的环境也无法限制诗人内心的高洁与向往。而“犹著广寒仙”则透露出诗人对朋友超凡脱俗品格的赞美。
“策好人争诵,名高士责全。” 这两句强调了友人的品德和才华,在社会上备受推崇,同时也承担起更高的道德要求。
“衡山余所管,拟结草鞋缘。” 最后两句则写出了诗人对朋友未来职守的关心,以及自己可能会有一种简单生活的向往或准备,这里的“草鞋”象征着一种返璞归真、淡泊明志的人生态度。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友人品格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于朋友离去的不舍,以及对其未来的美好祝愿。
积雪捎寒,横枝摇暝,画栏亚处阴轻。
脉脉幽芳,谁怜绰态娉婷。鹤归几向苔阶认。
隔清溪、浅水盈盈。写环姿微步凌波,独显丰神。
啁啾翠羽催春梦,怅参横月落,绮袖难亲。
淡抹烟痕,玉人思折还停。
分明描出癯仙格,倩人谁、移上云屏。
有湖山、小结因缘,相对双清。
半亩谢公宅,一角傍慈山。
修来尘界清福,胜似饵金丹。
不讳疏狂白眼,自爱匿踪泉石,参破利名关。
人与菊俱寿,岁岁主骚坛。杨园里,萝径晚,竹阴寒。
曾访雨中斋馆,秋色贶奇观。
别有深情好古,镇日丹黄在手,吟稿检蟫残。
兄弟互师友,不羡住琅嬛。
又向枫桥去。轮指算春鸿秋雁,匆匆三度。
六十行年忙中过,敢信重来如故。
恨此别也应有数。
江上青山山外雪,长征人认我经时路。
津鼓发,舟何处。秣陵旧雨残星曙。
谓明年后湖凉夏,呼船重晤。
万顷荷花连天叶,饱取碧筒清露。
把茗事随缘分付。
此愿难偿偿亦易,倩流莺为我啼春住。
争握手,离怀絮。
残年都去,听声声爆竹,催将春至。
风雪家山千里外,难寄长相思字。
司命无情,金尊尽倒,不共愁人醉。
故人何处,天涯应念留滞。
记得荔馆寻秋,沧浪坐雨,转眼成前事。
风雨满城重九日,造榜凄凉天气。
秋叶无声,春花有影,已分同飘坠。
红笺涂遍,回肠九折难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