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徐竹窗挽诗》
《徐竹窗挽诗》全文
明 / 李东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身是江南隐者流,手开瓜圃接田畴。

纵无负郭宁求相,自有东门岂藉侯。

不受红尘欺我眼,谁教白发上人头。

阪陂陂下多春草,一夜西风满地秋。

(0)
鉴赏

这首挽诗以隐逸之士自比,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自然的生活态度。首句“身是江南隐者流”点明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与认同,将自己比作江南的隐士,流露出一种远离尘嚣、寄情山水的情怀。

“手开瓜圃接田畴”描绘了诗人亲自耕作、与土地为伴的画面,展现了一种自给自足、亲近自然的生活方式。通过“开瓜圃”和“接田畴”的行为,不仅体现了诗人对农业劳动的热爱,也暗示了他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想状态。

“纵无负郭宁求相,自有东门岂藉侯”两句进一步阐述了诗人不慕权贵、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即使没有靠近城郭的田产,也不寻求高官厚禄,因为内心拥有自由与宁静,无需外在的荣誉来证明价值。这里运用了典故,以“东门”象征隐居之地,强调了诗人对精神家园的坚守。

“不受红尘欺我眼,谁教白发上人头”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纷扰的反感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他不愿被世俗的尘埃所蒙蔽双眼,也不愿因岁月的流逝而增添白发,体现了他对纯净心灵和青春永驻的渴望。

最后,“阪陂陂下多春草,一夜西风满地秋”描绘了一幅四季更迭、自然轮回的景象。阪陂代表了季节的变化,春草与秋叶象征着时间的流转。这一景象既是对逝去时光的惋惜,也是对生命循环往复的感慨,蕴含着对自然规律的深刻理解与敬畏。

整体而言,这首挽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深邃的哲思,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对自然的热爱、对名利的淡泊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深度的作品。

作者介绍
李东阳

李东阳
朝代:明   字:宾之   号:西涯   籍贯:湖广长沙府茶陵州(今湖南茶陵)   生辰:1447年-1516年

李东阳(1447年-1516年),字宾之,号西涯,谥文正,明朝中叶重臣,文学家,书法家,茶陵诗派的核心人物。湖广长沙府茶陵州(今湖南茶陵)人,寄籍京师(今北京市)。天顺八年进士,授编修,累迁侍讲学士,充东宫讲官,弘治八年以礼部侍郎兼文渊阁大学士,直内阁,预机务。立朝五十年,柄国十八载,清节不渝。文章典雅流丽,工篆隶书。有《怀麓堂集》、《怀麓堂诗话》、《燕对录》。 
猜你喜欢

出自郭北门行

出自郭北门,松柏何缤缤。

白日不到地,野草悲阳春。

仰观苦雾繁,俯盼白骨新。

白骨火不化,髑髅夜相宾。

飙风啸有恨,大暮难再晨。

昔为嚣市子,今作广野尘。

昔竞刀锥微,今托鸱鸢亲。

玄运乃如此,彼苍岂遗仁。

蒙庄达生死,缅邈烦恼津。

(0)

陛见日随例赐枇杷诗一首

江海重承召命新,彤庭虎拜觐龙鳞。

君恩似借微臣宠,仙果先颁内府珍。

翠篚擎来金弹满,冰盘捧出绛珠匀。

荐馀正席尝偏好,未有涓埃答帝仁。

(0)

又和忆西湖十绝·其五

混元罨画野屏舒,一老烟蓑钓上鱼。

见说西湖好风景,尽拈书卖肯移居。

(0)

夜别毛汝健集古一绝

碧天如洗夜云轻,犹与殷勤唱渭城。

莫道两京非远别,不如行路本无情。

(0)

望雨联句

天忘下土秋悭雨,千里膏田半欲枯。

云脚怪他山外过,风声撩我望中孤。

郊亭谩阻欧公兴,方社空遗董子图。

野老数惊鸣垤鹳,一瓢谁倒慰来苏。

(0)

寿歌三章为松鹤翁作·其三

八旬遐齿三龄锡,四海升平见七朝。

颍上漫随巢父隐,渭南还有太公招。

(0)
诗词分类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诗人
罗适 钟惺 王羲之 张俞 魏徵 王安礼 赵祯 欧阳炯 于鹄 颜延之 林纾 郭子仪 裴迪 刘大夏 洪迈 康与之 潘耒 郑梦周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