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空月白见峰峦,桥下泠泠秋水寒。
长笛惊回老蛟梦,道人独倚石栏杆。
天空月白见峰峦,桥下泠泠秋水寒。
长笛惊回老蛟梦,道人独倚石栏杆。
这首《秋夜闻笛》由明代诗人谢榛所作,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富有诗意的秋夜景象。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
首句“天空月白见峰峦”,以月光为背景,勾勒出一片清冷而明亮的夜空,峰峦在月光下若隐若现,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神秘的氛围。次句“桥下泠泠秋水寒”,将视线转向下方的桥梁,流水潺潺,秋意渐浓,水面上泛起丝丝凉意,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清凉与宁静。
第三句“长笛惊回老蛟梦”,通过长笛声的突然响起,打破了夜晚的寂静,仿佛唤醒了深藏于水底的古老蛟龙,这一细节不仅增加了诗歌的动态感,也赋予了自然景观以生命,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有趣。最后一句“道人独倚石栏杆”,描绘了一个道人独自站在石栏杆旁,倾听长笛声的情景。这一形象不仅体现了人物的孤独与超脱,也暗示了诗人内心深处对于自然和谐与心灵平静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将秋夜的景色与情感巧妙融合,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情赞美和对内心世界的深刻思考。
直省清华接建章,向来无事日犹长。
花间燕子栖鳷鹊,竹下鹓雏绕凤皇。
内史通宵承紫诰,中人落晚爱红妆。
别离不惯无穷忆,莫误卿卿学太常。
夜梦还京北,乡心恨捣衣。
朝逢入秦使,走马唤君归。
驿路清霜下,关门黄叶稀。
还家应信宿,看子速如飞。
天迷迷,地密密。熊虺食人魂,雪霜断人骨。
嗾犬狺狺相索索,舐掌偏宜佩兰客。
帝遣乘轩灾自息,玉星点剑黄金轭。
我虽跨马不得还,历阳湖波大如山。
毒虬相视振金环,狻猊猰㺄吐嚵涎。
鲍焦一世披草眠,颜回廿九鬓毛斑。
颜回非血衰,鲍焦不违天。
天畏遭衔齧,所以致之然。
分明犹惧公不信,公看呵壁书问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