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春晚紫微省直寄内》
《春晚紫微省直寄内》全文
唐 / 苏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直省清华接建章,向来无事日犹长。

花间燕子栖鳷鹊,竹下鹓雏绕凤皇。

内史通宵承紫诰,中人落晚爱红妆。

别离不惯无穷忆,莫误卿卿学太常。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chūnwǎnwēishěngzhínèi
táng / tǐng

zhíshěngqīnghuájiējiànzhāngxiàngláishìyóucháng
huājiānyànzhīquè

zhúxiàyuānchúràofènghuáng
nèishǐtōngxiāochénggàozhōngrénluòwǎnàihóngzhuāng

biéguànqióngqīngqīngxuétàicháng

注释
直省:指皇宫中的直省官署。
清华:宫殿名,代指宫廷。
建章:汉代宫殿名。
无事:清闲无事。
犹长:显得更长。
花间:花丛中。
燕子:鸟类,此处象征吉祥。
鳷鹊:古代神话中的神鸟,象征吉祥。
鹓雏:古代传说中的鸟,比喻贤良之士。
凤皇:凤凰,象征尊贵。
内史:古代官职,负责文书事务。
紫诰:紫色的诏书,象征尊贵的命令。
中人:宫中官员。
落晚:傍晚时分。
红妆:女子的美丽装扮。
别离:离别。
无穷忆:无尽的思念。
卿卿:对爱人的昵称。
太常:古代官职,负责祭祀和礼乐。
翻译
直省清华连接着建章宫,一直以来的日子都悠闲漫长。
花丛中的燕子在鳷鹊枝头歇息,竹林下的鹓雏环绕着凤凰飞翔。
内史整夜忙碌接受紫色诏书,朝臣傍晚时分欣赏美丽的红颜。
离别后难以习惯无尽的思念,切勿让爱人如你学习太常的繁琐事务。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宫廷生活图景,通过对春夜里紫微省直和内宫之间交流的情形进行描述。诗中的意象丰富,语言优美。

“直省清华接建章”一句,以“直省”指代宫中官署,将“清华”与“建章”相联系,展现了皇宫的宏伟与肃穆。“向来无事日犹长”则表达了在平和无忧的日子里,即便是普通的日子也显得格外漫长。

接下来的两句:“花间燕子栖鳷鹊,竹下鹓雏绕凤皇”,通过对宫中自然景观的描写,展示了春夜里的生机与活力。燕子在花间穿梭,鹊鸟栖息其间,而鹓雏则在竹丛中嬉戏,这一切都围绕着那尊贵的凤皇。

“内史通宵承紫诰”一句,让人联想到夜深时分,宫中的文书仍旧忙碌,传达着对朝廷命令的尊重与紧迫。“中人落晚爱红妆”则描绘了宫女们即使在日落之后仍旧精心打扮,展现了她们对于美丽的追求以及生活的情致。

最后两句“别离不惯无穷忆,莫误卿卿学太常”,表达了一种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未来的期望。诗人通过这两句,传递了对于生活的珍视和对于知识学习的重视。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情的抒情,展现了一种超脱于世俗之上的宫廷美好,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与追求。

作者介绍

苏颋
朝代:唐   字:廷硕   籍贯:京兆武功(今陕西武功)   生辰:670年-727年

苏颋(670年-727年),字廷硕,京兆武功(今陕西武功)人,唐代政治家、文学家,左仆射苏瑰之子。苏颋进士出身,历任乌程尉、左司御率府胄曹参军、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太常少卿、工部侍郎、中书侍郎,袭爵许国公,后与宋璟一同拜相,担任同平章事。苏颋是初盛唐之交时著名文士,与燕国公张说齐名,并称“燕许大手笔”。他任相四年,以礼部尚书罢相,后出任益州长史。727年(开元十五年),苏颋病逝,追赠尚书右丞相,赐谥文宪。 
猜你喜欢

朱泽民画

朝朝谋隐地,忽见好山川。

雄丽皆衡巏,幽深有涧瀍。

羊眠松下石,虹挂屋头泉。

便欲抽簪去,依崖结数椽。

(0)

秦州道中书所见简袁同知

入得秦州境,川原生意多。

春田无旷土,雪水有深波。

鹃韵兼鹦鹉,驴纲带馲驼。

州侯有佳政,五裤竞闻歌。

(0)

越歌八首·其五

阿侬羞杀黄帽郎,桂舟兰楫藻中藏。

芦竹生花秋满地,棹歌才动便寻榔。

(0)

追挽海清臣全子仁两尚书

郁姑台下战多时,变起萧墙遂不支。

杞子方通北门管,汉家已拔赵军旗。

孤忠不遂尚书志,一死啀期圣主知。

想见江东桥上路,至今犹自血淋漓。

(0)

壬子秋过故宫十九首·其十四

汉皇爱舞起龙船,锦缆香维御柳烟。

侍女争开妆镜匣,后宫不理败弓弦。

青油幕乏登坛将,金马门空待诏贤。

惟有广寒西畔柏,不知争战翠参天。

(0)

长沙三绝句三首·其三

岳麓道林何处是,郡人遥指水西村。

儒宫佛寺俱无迹,竹树如麻暮雨昏。

(0)
诗词分类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诗人
范浚 郝经 鲍溶 吴均 黎廷瑞 杨无咎 白朴 周伦 李益 李贽 刘永济 张居正 阮籍 罗邺 刘学箕 袁枚 汪懋麟 崔致远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