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朝谋隐地,忽见好山川。
雄丽皆衡巏,幽深有涧瀍。
羊眠松下石,虹挂屋头泉。
便欲抽簪去,依崖结数椽。
朝朝谋隐地,忽见好山川。
雄丽皆衡巏,幽深有涧瀍。
羊眠松下石,虹挂屋头泉。
便欲抽簪去,依崖结数椽。
这首明代诗人苏伯衡的《朱泽民画》描绘了一幅令人向往的隐居图景。诗人早晨起意寻找隐居之地,不期然间被眼前的壮丽山川所吸引。山势雄伟壮丽,如同衡岳衡巏般峻峭,而幽深之处则隐藏着潺潺涧水,仿佛是瀍涧的延伸。画面中,羊儿悠然地躺在松树下的石头上,象征着田园生活的宁静与和谐;而彩虹挂在屋头的泉水之上,增添了神秘与诗意。
诗人被这如画的景色打动,产生了立即放弃尘世繁华,拔去官帽(“抽簪”)归隐山林的愿望。他想象自己依傍山崖,搭建几间简陋的小屋,过上远离喧嚣的隐居生活。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宫粉雕痕,仙云堕影,无人野水荒湾。
古石埋香,金沙锁骨连环。
南楼不恨吹横笛,恨晓风、千里关山。
半飘零,庭上黄昏,月冷阑干。
寿阳空理愁鸾。
问谁调玉髓,暗补香瘢。
细雨归鸿,孤山无限春寒。
离魂难倩招清此,梦缟衣、解佩溪边。
最愁人,啼鸟清明,叶底青圆。
夜寒重。
见羽葆将迎,飞琼入梦。
整素妆归处,中宵按瑶凤。
舞春歌夜棠梨岸,月冷和云冻。
画船中、太白仙人,锦袍初拥。
应过语溪否,试笑挹中郎,还叩清弄。
粉黛湖山,欠携酒、共飞鞚。
洗杯时换铜觚水,待作梅花供。
问何时、带雨锄烟自种。
暖风定。
正卖花吟春,去年曾听。
旋自洗幽兰,银瓶钓金井。
斗窗香暖悭留客,街鼓还催暝。
调雏莺、试遣深杯,唤将愁醒。
灯市又重整。
待醉勒游缰,缓穿斜径。
暗忆芳盟,绡帕泪犹凝。
吴宫十里吹笙路,桃李都羞靓。
绣帘人、怕惹飞梅翳镜。
为春瘦。
更瘦如梅花,花应知否。
任枕函云坠,离怀半中酒。
雨声楼阁春寒里,寂寞收灯后。
甚年年、斗草心期,探花时候。
娇懒强拈绣。
暗背里相思,闲供晴昼。
玉合罗囊,兰膏渍红豆。
舞衣叠损金泥凤,妒折阑干柳。
几多愁、两点天涯远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