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瞻昔守杭,湖山赏佳丽。
截湖筑长堤,远接钱塘势。
环堤何所植,桃李兼松桂。
菁葱落镜中,苍霭没云际。
物象归馀清,萧然叶真契。
逝者如可作,将期永投袂。
君看堤上人,风流想遗憩。
子瞻昔守杭,湖山赏佳丽。
截湖筑长堤,远接钱塘势。
环堤何所植,桃李兼松桂。
菁葱落镜中,苍霭没云际。
物象归馀清,萧然叶真契。
逝者如可作,将期永投袂。
君看堤上人,风流想遗憩。
此诗《苏堤怀古》由明代诗人王弘诲所作,通过对苏轼在杭州时修建苏堤的追忆,表达了对古人风流才情的怀念与敬仰。
首句“子瞻昔守杭”,点出苏轼曾担任杭州知州,为后文铺垫。接着“湖山赏佳丽”描绘了杭州西湖山水之美,引出苏轼修建苏堤的背景。苏轼在西湖上筑起长堤,不仅连接了湖面,也与钱塘江遥相呼应,展现了其宏大的规划与对自然美景的深刻理解。
“环堤何所植,桃李兼松桂”描述了苏堤两旁种植的植物,既有桃李的娇艳,又有松桂的挺拔,展现了苏堤的四季之美。接下来“菁葱落镜中,苍霭没云际”运用比喻和夸张手法,将苏堤比作镜子中的倒影,与远处的云雾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幅宁静而深远的画面。
“物象归馀清,萧然叶真契”则表达了苏堤带给人们的清静与和谐之感,仿佛是心灵的归宿。最后,“逝者如可作,将期永投袂。君看堤上人,风流想遗憩”则是诗人对苏轼的怀念,希望苏轼能再次回到这里,享受那份风流与闲适。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情感的抒发,不仅赞美了苏轼的才华与贡献,也寄托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之情,以及对美好事物永恒不变的向往。
前年万里别,昨日一封书。
郢曲西陵渡,秦官使者车。
柳塘薰昼日,花水溢春渠。
若不嫌鸡黍,先令扫弊庐。
龙门支派富才能,年少飞翔便大鹏。
久待尊罍临铁瓮,又从幢节镇金陵。
精神一只秋空鹤,骚雅千寻夏井冰。
长忆相招宿华馆,数宵忘寝尽寒灯。
又挂寒帆向锦川,木兰舟里过残年。
自修姹姹炉中物,拟作飘飘水上仙。
三峡浪喧明月夜,万州山到夕阳天。
来年的有荆南信,回札应缄十色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