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枯自回春,心空岂滞境。
灵溪虽湛然,不拒花枝影。
树枯自回春,心空岂滞境。
灵溪虽湛然,不拒花枝影。
这首诗名为《色空无碍颂》,是清代僧人释敬安所作。诗中以自然景象为喻,表达了一种超越世俗束缚、心灵自由的禅意。"树枯自回春"描绘了枯木逢春的生机,暗示即使身处困境,也能自我恢复和新生;"心空岂滞境"强调内心的空明不应被外界环境所限制,心境宽广,不受任何境遇所滞留。"灵溪虽湛然"中的灵溪比喻清澈的心灵,"不拒花枝影"则进一步说明这种心灵的清澈,即使是外在的美好事物(如花枝)也能映照其中,而不妨碍其内在的宁静。整体上,这首诗体现了禅宗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哲学思想,倡导一种超脱物欲、心灵自由的境界。
蔼蔼诸吉士,飘飘列仙群。
同盟矢不爽,雅会情何勤。
载歌伐木篇,言采南涧芹。
幽怀旷三古,遐眺渺八垠。
弛张合矩度,讨论俱典坟。
蓬麻交相资,曲糵宁徒醺。
凭轩看逝水,憩石候归云。
长空月初上,爽气秋将分。
西塞玄真子,茅山陶隐君。
安得与之游,理乱了不闻。
尘纷役形神,中抱颇作恶。
眷兹重九日,相携出西郭。
始登松云颠,复移洗心酌。
披蓁陟层阿,决眦入寥廓。
烟村散如画,冈陵势相络。
欲雨天忽霁,轻云代张幕。
觥筹尽馀兴,雅言杂诙谑。
百年几佳序,人事每相错。
天锡兹辰良,胡不且为乐。
归舆西风暝,雨脚遂纷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