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迷迷,地密密。熊虺食人魂,雪霜断人骨。
嗾犬狺狺相索索,舐掌偏宜佩兰客。
帝遣乘轩灾自息,玉星点剑黄金轭。
我虽跨马不得还,历阳湖波大如山。
毒虬相视振金环,狻猊猰㺄吐嚵涎。
鲍焦一世披草眠,颜回廿九鬓毛斑。
颜回非血衰,鲍焦不违天。
天畏遭衔齧,所以致之然。
分明犹惧公不信,公看呵壁书问天。
天迷迷,地密密。熊虺食人魂,雪霜断人骨。
嗾犬狺狺相索索,舐掌偏宜佩兰客。
帝遣乘轩灾自息,玉星点剑黄金轭。
我虽跨马不得还,历阳湖波大如山。
毒虬相视振金环,狻猊猰㺄吐嚵涎。
鲍焦一世披草眠,颜回廿九鬓毛斑。
颜回非血衰,鲍焦不违天。
天畏遭衔齧,所以致之然。
分明犹惧公不信,公看呵壁书问天。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阴森恐怖的画面,充满了超自然和神秘色彩。开篇“天迷迷,地密密”营造出一种紧张而压抑的氛围,接着熊虺(传说中的一种凶猛兽类)食人魂,雪霜断人骨,更增添了一份寒冷与死亡的恐惧。诗中的“嗾犬狺狺相索索”和“舐掌偏宜佩兰客”则显示出一种荒诞不经的场景,让人感到既迷惑又不安。
然而,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却通过“帝遣乘轩灾自息,玉星点剑黄金轭”来表现出一种对抗命运和超自然力量的决心。即便如此,个人努力仍旧受到限制,“我虽跨马不得还,历阳湖波大如山”表达了诗人面对不可抗力的无奈。
在接下来的几句中,毒虬相视振金环,狻猊猰㺄吐嚵涎,再次强化了那种超自然而又恐怖的氛围。鲍焦一世披草眠,颜回廿九鬓毛斑则是对历史人物鲍照和颜回的引用,他们都是古代的隐逸之士,这里可能在表达一种超脱世俗的愿望。
诗歌最后几句“颜回非血衰,鲍焦不违天。天畏遭衔齧,所以致之然”似乎在探讨人与自然、命运之间的关系,暗示着一种顺应自然和天道的哲学思考。而最后,“分明犹惧公不信,公看呵壁书问天”则是诗人对公众或统治者的质疑,表达了一种对于权力和真相的追寻。
总体而言,这首诗充满了丰富的想象与深邃的哲思,是一篇融合了恐怖、神秘和哲学思考的杰作。
老作星沙守。
问今年、平头六十,翁还知否。
暑葛霜砧都历遍,还著回旋舞袖。
奚所用、皤然一叟。
欲觅金丹驻颜色,纵铁鞋、踏破终无有。
空自诧,不龟手。
西风又近中秋候。
记相将、桂华开未,月儿圆又。
弧矢四方男子事,争奈灰心也久。
何以报、国恩深厚。
了却官痴归去好,有竹窗、蓬户生涯旧。
姑一笑,付杯酒。
黄梅过雨,望隔林、一缕长烟浮碧。
亟拥征鞍寻午梦,卧看青山排闼。
扫户风清,拂檐云淡,爽气生萧发。
黄粱惊觉,子规枝上啼彻。
堪羡麦熟蚕成,酒香鸡嫩,风味农家别。
幸有住山供活计,何苦江湖南北。
菊老陶园,瓜荒邵圃,空负干时策。
洛阳三顷,胜如金印六国。
云胡不喜。
得抽脚篮中,安身局外。
世路风涛都历遍,几度眉攒心碎。
八尺滕床,二升粟饭,方寸恢余地。
翻云覆雨,从伊造物儿戏。
不见刻木牵丝,鸡皮鹤发,弄罢寂无事。
随分风光堪领略,聊放疏狂些子。
刘项雌雄,跖颜修短,无彼亦无此。
茅檐高卧,不知春到花底。
浮生如寄,叹征尘驱我,担簦西去。
烟嶂云屏相迎送,几幅鹅溪缣素。
浑汗流金,饮冰漱玉,桃叶呼前渡。
若将有意,道傍一鹭延伫。
细读壁上龙蛇,太丘笔在,更著茶坡句。
樽酒十年今白发,不改江流东注。
胜概难逢,旅怀易动,信美非吾土。
恨无六翮,长风万里高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