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石湖送炭韵赠龚养正三首·其一》
《次石湖送炭韵赠龚养正三首·其一》全文
宋 / 陈造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饥乌窘兔不谋身,君亦衣穿桂作薪。

小露化工陶铸手,地炉分得雪中春。

(0)
翻译
饥饿的乌鸦和困顿的兔子自身难保,你也在用桂花制作燃料。
大自然的巧手在细微处显现,地炉中分得一份雪中的暖意和生机。
注释
饥乌:饥饿的乌鸦。
窘兔:困顿的兔子。
谋身:为自己打算。
衣穿桂作薪:用桂花做衣服或燃料。
小露:细微之处。
化工:大自然的巧妙工艺。
陶铸手:造物主的手艺。
地炉:地上的火炉。
分得:分享到。
雪中春:雪中的春天气息。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冬日景象,以乌鸦觅食和兔子藏身的自然场景开篇,暗示了生活的艰辛。"饥乌窘兔不谋身"形象地写出在严寒中动物们的生存状态,它们各自为求生而忙碌,无暇顾及自身的困境。

接着,诗人将视线转向人世,以"君亦衣穿桂作薪"一句,表达了对朋友龚养正的关怀。"衣穿桂作薪"暗指朋友生活贫困,连桂木(一种珍贵的木材)都用来取暖做饭,揭示了友人的困顿处境。

"小露化工陶铸手"运用比喻,将自然界的霜露比作巧夺天工的工匠之手,赞美大自然的神奇力量,即使在冰雪覆盖的冬季,也能带来一丝春意。这句诗寓含着对生活的坚韧与希望,即使环境艰难,也能寻找到温暖和生机。

最后,"地炉分得雪中春"进一步深化主题,通过描述朋友在地炉边感受到的那份来自冰雪中的春天气息,传达出对友情的慰藉和对未来的乐观期待。整首诗语言朴素,情感真挚,富有哲理,展现了宋代理性与感性的结合。

作者介绍
陈造

陈造
朝代:宋

陈造(1133年~1203年)字唐卿,高邮(今属江苏)人。生于宋高宗绍兴三年,孝宗淳熙二年(1175年)进士,以词赋闻名艺苑,撰《芹宫讲古》,阐明经义,人称“淮南夫子”。范成大见其诗文谓“使遇欧、苏,盛名当不在少游下。”尤袤、罗点得其骚词、杂著,爱之手不释卷。郑兴裔荐其“问学闳深,艺文优赡”。调太平州繁昌尉,改平江府教授,寻知明州定海县,通判房州权知州事。房州秩满,为浙西路安抚司参议,改淮南西路安抚司参议。自以转辗州县幕僚,无补於世,置江湖乃宜,遂自号江湖长翁。宁宗嘉泰三年卒,年七十一。
猜你喜欢

卢氏池上遇雨赠同游者

簟翻凉气集,溪上润残棋。

萍皱风来后,荷喧雨到时。

寂寥闲望久,飘洒独归迟。

无限松江恨,烦君解钓丝。

(0)

诗三百三首·其二四一

常闻国大臣,朱紫簪缨禄。

富贵百千般,贪荣不知辱。

奴马满宅舍,金银盈帑屋。

痴福暂时扶,埋头作地狱。

忽死万事休,男女当头哭。

不知有祸殃,前路何疾速。

家破冷飕飕,食无一粒粟。

冻饿苦悽悽,良由不觉触。

(0)

诗三百三首·其一○二

偃息深林下,从生是农夫。

立身既质直,出语无谄谀。

保我不鉴璧,信君方得珠。

焉能同泛滟,极目波上凫。

(0)

诗三百三首·其一一一

少小带经锄,本将兄共居。

缘遭他辈责,剩被自妻疏。

抛绝红尘境,常游好阅书。

谁能借斗水,活取辙中鱼。

(0)

诗三百三首·其三十

白云高嵯峨,渌水荡潭波。

此处闻渔父,时时鼓棹歌。

声声不可听,令我愁思多。

谁谓雀无角,其如穿屋何。

(0)

上高侍御

旧隐白云峰,生涯落叶同。

关河一栖旅,杨柳十东风。

迹处龙钟内,声居汨没中。

酬恩若有地,宁止杀微躬。

(0)
诗词分类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诗人
沈复 林嗣环 王穉登 刘元卿 憨山德清 沈自晋 王琼 朱栴 罗贯中 施耐庵 元顺帝 元文宗 杨景贤 商衟 高茂卿 岳伯川 邾仲谊 庾吉甫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