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主承祧兑泽深,乾坤玄化合尧心。
黄舆比厚旋生植,白日齐明远照临。
周普至仁符积载,霶流睿渥若春霖。
游鳞在藻方谐性,犷俗乘桴自献琛。
和悦感人生瑞霭,穆清流咏在薰琴。
小臣幸与观光试,敢效祈招颂德音。
圣主承祧兑泽深,乾坤玄化合尧心。
黄舆比厚旋生植,白日齐明远照临。
周普至仁符积载,霶流睿渥若春霖。
游鳞在藻方谐性,犷俗乘桴自献琛。
和悦感人生瑞霭,穆清流咏在薰琴。
小臣幸与观光试,敢效祈招颂德音。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田锡所作,名为《御试二仪合德诗》。从艺术风格和用词上看,这首诗采用了典型的古典诗歌手法,以高度的敬仰和赞美之情,描绘了一位圣明君主的形象。
“圣主承祧兑泽深”一句,通过“承祧”的字眼,表达了君主继承天命的正统性,而“兑泽深”则是对其恩泽广泛、深厚的赞誉。紧接着,“乾坤玄化合尧心”进一步强调了君主德才的高尚与宇宙之道的和谐统一。
“黄舆比厚旋生植,白日齐明远照临”两句,则是对君王车驾宏伟、光耀普照的形象描绘。其中,“黄舆”指的是皇帝所乘坐的车辆,而“白日”则是太阳的代称,这里用以比喻君主的光明与威仪。
“周普至仁符积载,霶流睿渥若春霖”两句,继续表达了君主恩泽如春雨般普降、深远且长久。这里,“周普至仁”强调的是君主仁德的广泛与无所不在,而“霶流睿渥若春霖”则以丰富的水文意象,表现了君主恩泽的丰沛如同春天的甘霖。
“游鳞在藻方谐性,犷俗乘桴自献琛”两句,描绘了一种和谐美好的社会景象,其中,“游鳞在藻”可能是对百官朝集、各司其职的形象描述,而“犷俗乘桴自献琛”则表现了民间风俗淳厚、自愿进贡之意。
“和悦感人生瑞霭,穆清流咏在薰琴”两句,则转向描写君主德政所带来的祥瑞气氛与文化艺术的繁荣。这里,“和悦感人生瑞霭”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感激之情,而“穆清流咏在薰琴”则是对音乐、诗歌等文化艺术形式的赞扬。
最后,诗人以“小臣幸与观光试,敢效祈招颂德音”收尾,这不仅表达了自己有幸能够亲见君主的圣明所展现的光辉,而且还表示了诗人的愿望,即希望通过自己的作品来颂扬君主的美德。
深坞繁花丽,晴田细径分。
孤舟春水路,芳草夕阳村。
暗雀投檐静,昏鸦集树喧。
牛羊自归晚,灯火掩衡门。
西溪风生竹森森,南潭萍开水沈沈。
丛翠万竿湘岸色,空碧一泊松江心。
浦派萦回误远近,桥岛向背迷窥临。
澄澜方丈若万顷,倒影咫尺如千寻。
泛然独游邈然坐,坐念行心思古今。
菟裘不闻有泉沼,西河亦恐无云林。
岂如白翁退老地,树高竹密池塘深。
华亭双鹤白矫矫,太湖四石青岑岑。
眼前尽日更无客,膝上此时唯有琴。
洛阳冠盖自相索,谁肯来此同抽簪。
散职无羁束,羸骖少送迎。
朝从直城出,春傍曲江行。
风起池东暖,云开山北晴。
冰销泉脉动,雪尽草芽生。
露杏红初坼,烟杨绿未成。
影迟新度雁,声涩欲啼莺。
闲地心俱静,韶光眼共明。
酒狂怜性逸,药效喜身轻。
慵慢疏人事,幽栖逐野情。
回看芸阁笑,不似有浮名。
老去襟怀常濩落,病来须鬓转苍浪。
心灰不及炉中火,鬓雪多于砌下霜。
三峡南宾城最远,一年冬至夜偏长。
今宵始觉房栊冷,坐索寒衣托孟光。
万里春应尽,三江雁亦稀。
连天汉水广,孤客郢城归。
郧国稻苗秀,楚人菰米肥。
悬知倚门望,遥识老莱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