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门昼常闭,好客每为开。
谓我当远游,故居不可怀。
明当偕子行,永与人徒乖。
游必昆华期,止当庐霍栖。
应龙志天飞,胡为乐蟠泥。
感君吐中肠,素心固所谐。
蹇裳自兹去,径路了不迷。
逍遥无何乡,千年方来回。
衡门昼常闭,好客每为开。
谓我当远游,故居不可怀。
明当偕子行,永与人徒乖。
游必昆华期,止当庐霍栖。
应龙志天飞,胡为乐蟠泥。
感君吐中肠,素心固所谐。
蹇裳自兹去,径路了不迷。
逍遥无何乡,千年方来回。
这首明代黎民表的《和陶徵君饮酒二十首(其九)》是一首五言古诗,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远方游历的向往。首句“衡门昼常闭,好客每为开”描绘出主人虽然居处简陋,但对待来访的好友总是热情相待,即使白天门户紧闭,也会为了客人而打开。接下来,诗人表示自己即将远游,对故居难免产生依恋之情。
“明当偕子行,永与人徒乖”表达了诗人与朋友约定同行,意识到此别后可能会与人群疏离,暗示着深厚的友情。他期待游历的目的地是繁华的昆华(指京都),但也愿意在庐霍(可能指山水隐居之地)停留,体现了他对不同生活方式的思考。
“应龙志天飞,胡为乐蟠泥”运用神话中的应龙象征自己不甘于平凡,希望能像应龙那样翱翔天际,却为何要沉溺于尘世的琐碎。诗人对朋友吐露心声,感谢对方的理解和支持,认为他们的友谊契合了彼此的本真。
最后两句“蹇裳自兹去,径路了不迷”表达诗人决心已定,即使道路崎岖,也不会迷失方向。他将前往一个逍遥自在的地方,那是一个无需忧虑归期的遥远之乡,暗示着一种超脱世俗的理想生活。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友情的深厚,又有对人生选择的深思,展现了诗人独特的个性和追求。
新水才流一尺深,重来洗耳更鸣琴。
画存粉墨多萧瑟,诗重玙璠几陆沈。
日出潜鱼迷雪涧,夜閒羁鸟滑霜林。
谪仙天宝遭离乱,长使英雄折寸心。
青山从事居南谯,十年勇出当氛嚣。
笑持六镞关弓弴,攻城夜遁来报枭。
大旗短槊风萧萧,于焉荐剡铨县寮。
呜呼斯民熬然焦,赖公抚治慰龀髫。
拔稂去莠如树苗,康衢鳞次虹横桥。
相将偻指四载遥,薇垣赏格使乘轺。
印绶累若金悬腰,每思祖泽未易徼。
三槐手植重生条,晋国魏国登前朝。
魏国既相勋业超,闻望勃勃翻秋潮。
天人责报何寥寥,至今肉食分宗祧。
伊予潦倒不自聊,兴修本欲甘箪瓢。
云霾肯翳星月昭,始谤终信郑之侨。
似闻两庑公所劭,锥石妥帖功匪窑。
洒扫未备网蟏蛸,阍人奔走藏山椒。
使我多病肌骨消,援琴自奏閒中谣。
《病中寄王鹏举主簿》【元·唐桂芳】青山从事居南谯,十年勇出当氛嚣。笑持六镞关弓弴,攻城夜遁来报枭。大旗短槊风萧萧,于焉荐剡铨县寮。呜呼斯民熬然焦,赖公抚治慰龀髫。拔稂去莠如树苗,康衢鳞次虹横桥。相将偻指四载遥,薇垣赏格使乘轺。印绶累若金悬腰,每思祖泽未易徼。三槐手植重生条,晋国魏国登前朝。魏国既相勋业超,闻望勃勃翻秋潮。天人责报何寥寥,至今肉食分宗祧。伊予潦倒不自聊,兴修本欲甘箪瓢。云霾肯翳星月昭,始谤终信郑之侨。似闻两庑公所劭,锥石妥帖功匪窑。洒扫未备网蟏蛸,阍人奔走藏山椒。使我多病肌骨消,援琴自奏閒中谣。
https://shici.929r.com/shici/iXmHVD8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