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君数问夜如何,灯烛高张照绮罗。
白酒千杯浇客醉,红妆一面恼人多。
风烟漠漠庭前树,霜月娟娟沼内荷。
驿吏出门相语及,城南便是滹沱河。
使君数问夜如何,灯烛高张照绮罗。
白酒千杯浇客醉,红妆一面恼人多。
风烟漠漠庭前树,霜月娟娟沼内荷。
驿吏出门相语及,城南便是滹沱河。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夜晚宴请宾客的场景。开头两句“使君数问夜如何,灯烛高张照绮罗”表明主人对夜晚的情况颇感好奇,而场内则是灯火通明,丝织品在光线下熠熠生辉,营造出一种奢华而温馨的氛围。紧接着“白酒千杯浇客醉,红妆一面恼人多”两句,则透露出宴席上的热闹与宾客们的尽情享乐,以及由此引发的情感波动。
然而,在这欢快的背后,诗人的笔触却转向了庭院之中的静谧景象:“风烟漠漠庭前树,霜月娟娟沼内荷。”这里传达了一种超脱世俗喧嚣的心境,以及对自然之美的独特感受。
最后两句“驿吏出门相语及,城南便是滹沱河”则将听众带到了诗人所处的地理环境中,通过提及驿吏(古代负责传递信息的人员)和具体的地名——滹沱河,增添了一种空间感和现实感。
整首诗通过对比手法,将内心的宁静与外界的喧嚣、个人情感与客观景象巧妙地交织在一起,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情怀和丰富的情感世界。
余家久住山,早已离城市。
草屋有三间,一间长丈二。
一间安葛五,一间尘六四。
余家自内房,终日閒无事。
昨因黑月二十五,初夜饮酒醉。
两人相浑杂,种种调言气。
余家不奈烦,放火烧屋积。
葛五成灰烬,尘六无一二。
有物荡净尽,惟馀空闲地。
自身赤裸裸,体上无衣被。
更莫忧盗贼,逍遥安乐睡。
一等被火烧,同行不同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