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雨多妨喜晚晴,幽禽足足傍檐鸣。
迎风远岸松声近,背日阴池树影明。
亲有馀年方赖禄,国无长算幸渝平。
此生错料吾犹可,只恐风尘未肯清。
积雨多妨喜晚晴,幽禽足足傍檐鸣。
迎风远岸松声近,背日阴池树影明。
亲有馀年方赖禄,国无长算幸渝平。
此生错料吾犹可,只恐风尘未肯清。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傍晚漫步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深沉的哲思与自然的和谐之美。
首联“积雨多妨喜晚晴,幽禽足足傍檐鸣”,开篇即以“积雨”与“晚晴”的对比,营造出一种由阴转晴的微妙变化,同时引入“幽禽”的鸣叫,增添了一抹生机与宁静,暗示着诗人内心的喜悦与放松。
颔联“迎风远岸松声近,背日阴池树影明”,进一步展开画面,通过“迎风”与“松声”的结合,以及“背日”与“树影”的对比,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动态美,也隐喻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内心世界的平静。
颈联“亲有馀年方赖禄,国无长算幸渝平”,转入对人生的思考,表达了对家庭与国家的关怀,以及对生活现状的满足与期待,体现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理性态度和对未来的乐观展望。
尾联“此生错料吾犹可,只恐风尘未肯清”,则以“此生”与“风尘”为线索,表达了对个人命运与社会环境的反思,既有对自身境遇的感慨,也有对社会现状的忧虑,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和对理想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活、自然和人生的独特见解,以及在复杂世事中的自我反省与情感流露。
沉绵既逾时,生死谁或访。
殷勤惠之书,畴昔固有望。
载观近赋诗,颇复献穷状。
功名岐则多,究竟策非上。
贾谊卒避灌,晁错终死盎。
孰愈安一区,随事享三当。
嗟我信畸人,逐食无定向。
转蓬真飘风,断绠遭逆浪。
悠悠任通塞,冉冉失少壮。
志愿老栖迟,耕宽筑夷旷。
霞尾千山赤,云腰几树连。
若非彭蠡正,当是洞庭偏。
岁月惊飞鸟,功名忆堕鸢。
开图若有感,归思忽无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