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游石壁寺怀禅月》
《游石壁寺怀禅月》全文
宋 / 赵蕃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一棹夷犹石壁来,寺门杂树向溪开。

七言粗可供诗本,十幅谁能致袜材。

想见高情澹云水,未嗟陈迹掩莓苔。

倦游到处浑如昔,欲住还成破雨回。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yóushí怀huáichányuè
sòng / zhàofān

zhàoyóushíláiménshùxiàngkāi

yángòngshīběnshíshuínéngzhìcái

xiǎngjiàngāoqíngdànyúnshuǐwèijiēchényǎnméitái

juànyóudàochùhúnzhùháichénghuí

注释
一棹:一叶小舟。
夷犹:悠闲。
石壁:石岸。
寺门:寺庙大门。
杂树:各种树木。
七言:七言诗。
粗可供:足够作为。
诗本:诗歌基础。
十幅:十幅画作。
致袜材:描绘出袜子的材料。
高情:高尚的情操。
澹云水:云淡水清。
陈迹:过去的痕迹。
莓苔:青苔。
倦游:疲倦的游历。
浑如昔:仿佛昨日。
欲住:想要停留。
破雨回:因雨离开。
翻译
一叶小舟悠闲地驶过石壁,寺庙的大门旁生长着各种树木,面向溪流而开。
这粗犷的七言诗句足够作为诗歌的基础,但谁能寻得十幅画作,描绘出袜子的精美材料。
想象那位高尚的情操如云淡水清的人,不为过去的痕迹被青苔掩盖而感到悲哀。
疲倦的游历到任何地方都仿佛昨日重现,想要停留,却又因即将下雨而不得不离开。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乘船游览石壁寺的情景。"一棹夷犹石壁来",以轻舟缓行的姿态表现出诗人对山水的欣赏与悠闲心态。寺门夹杂着各类树木,傍溪而立,增添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景象。

"七言粗可供诗本",说明诗人认为石壁寺的景色富有诗意,足以成为他创作诗歌的灵感源泉。然而,"十幅谁能致袜材"则暗示虽然景色优美,但要将这美景织入袜子,恐怕难以实现,流露出诗人对美的珍视和现实的感慨。

"想见高情澹云水",表达了诗人对禅月和尚高洁情怀的想象,以及对淡泊如云水生活的向往。"未嗟陈迹掩莓苔",则感叹即使岁月流转,寺内的遗迹也未能被尘埃掩盖,依旧保持着原有的风貌。

最后两句"倦游到处浑如昔,欲住还成破雨回",诗人表达出游历虽疲倦,但所到之处仍能唤起往昔的记忆,想要在此停留,却又因雨打湿衣裳而不得不离开,流露出淡淡的离别之情和对再次来访的期待。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游寺为线索,通过描绘景物和抒发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文的热爱,以及对超脱世俗生活的向往。

作者介绍

赵蕃
朝代:唐

猜你喜欢

贫居

青眼交游觉渐稀,侧身天地可相依。

若知白石真堪煮,何待黄精为疗饥。

已过禁烟无熟食,不因沽酒典春衣。

苍苔碧草侵阶长,高卧空斋昼掩扉。

(0)

梁溪杂咏·其一

行装书帙少,旅食性情非。

揽镜嗟蓬鬓,登台忆钓矶。

雨深芳草遍,雾合远杨微。

何事双栖燕,偏依独客飞。

(0)

道上

归鸿昨夜过,红叶见秋深。

念我篱边菊,思君石上琴。

舍车眺水色,倚树听风音。

旧业荒东海,悠悠此际心。

(0)

送周蓼洲吏部

久系中朝望,嘉招慰物情。

不誇津地重,独喜市门清。

是处成蹊径,凭谁秉国成。

涣群今日事,行矣慎持衡。

(0)

万寿寺

贝叶三车少,华钟万石馀。

声仍到长乐,地合置精庐。

潇洒人王界,庄严学士书。

秋来霜落后,流响更何如。

(0)

花朝

二月寒犹峭,燕山雪未消。

春来无草色,病里又花朝。

鸿雁乡书断,关河旅梦遥。

武陵溪上约,今已负渔樵。

(0)
诗词分类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诗人
毕构 班超 杨朱 张爱玲 石评梅 卜商 言偃 宰予 仲由 子贡 子有 仲弓 伯牛 闵子 蔡文姬 孟子 孔伋 曾子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