绛帐名虽早,青衫位不登。
对囚常涕泣,奏当极哀矜。
养气劳存想,看书废寝兴。
短檠留案上,不复夜挑灯。
绛帐名虽早,青衫位不登。
对囚常涕泣,奏当极哀矜。
养气劳存想,看书废寝兴。
短檠留案上,不复夜挑灯。
这首挽诗描绘了一位名为彭乐道的先贤,通过对其生平事迹的简述,展现出其高尚的品德与深沉的悲悯情怀。
首句“绛帐名虽早”,点明彭乐道在学术上的成就与声望,早在年轻时便已闻名遐迩,犹如红绛色的讲席,映照出其学问的辉煌。然而,“青衫位不登”则揭示了他仕途上的落寞,即使才华横溢,却未能达到官场高位,身着青衫,象征着他的政治生涯并未达到预期的高度。
接下来的“对囚常涕泣,奏当极哀矜”,展现了彭乐道作为官员时的仁慈与公正。面对囚犯,他常常流下同情之泪,体现了他对弱者的深切关怀;在奏折中极力展现怜悯之情,彰显其为官之道的仁厚与正直。
“养气劳存想,看书废寝兴”则描绘了彭乐道在个人修养与学术追求上的不懈努力。他勤于思考,修炼心性,甚至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可见其对内在修为的重视与执着。同时,他热爱阅读,书籍成为他生活的一部分,即便是夜晚也不愿放下,足见其对知识的渴望与追求。
最后,“短檠留案上,不复夜挑灯”以生动的细节收尾,形象地描绘了彭乐道晚年的生活状态。短檠灯(一种小型油灯)被放置在书桌旁,不再需要夜晚挑灯夜读,或许意味着他已完成了自己的学术使命,或是因年事已高而减少了夜间的阅读活动。这一细节不仅展现了彭乐道晚年生活的宁静与满足,也暗示了他一生致力于学问与道德实践的成果。
整体而言,这首挽诗通过对彭乐道生平事迹的简述,不仅赞扬了他的学术成就与道德品质,更表达了对其人生价值与精神追求的深刻敬仰。
使君高会词人处,霜风正凋疏柳。
白雪徵歌,青猿授简,不惜连车沽酒。高情感旧。
展翠阁遗函,玉台嘉偶。
错落蛟龙,光和体格最清瘦。人间谪来未久。
怅芝田路杳,鸾驭难又。
伏氏经传,吴家韵写,空绝才华前后。红丝小籀。
合长供铃斋,异香薰透。梦井凄凉,一编时在手。
雨浥芳尘。爱花瓷宝屑,百种芬氲。
谁将蜜脾滋味,散作浓春。
颤袅微烟犹未,写兰韵、如幻如真。
轻翻小银叶,舌本先参,鼻观徐闻。
汉宫遗事远,叹寻方难和,按谱偷分。
茗瓯初啜,依约搀了馀熏。
缥缈华胥一枕,蝶飞来、犹恋梨云。
回思殢人处,寄与当时,浣罢罗巾。
悤恖梦了华胥,早鹫岭窗前,贮将图画。
翠璎长带,铢衣细叠,冷绡光砑。
岩居瞻瑞相,展一帧、松风尘外挂。
任水际、苦入秋心,依旧九莲开也。
署年髣髴神宗,说侍养深宫,白头閒话。
月轮圆里,山河小影,似惊飘瓦。
兴亡多少事,便指与、枯禅应泪洒。
已零落,阿监当时,奉香黄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