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菩萨蛮.题呵手梅妆图》
《菩萨蛮.题呵手梅妆图》全文
清 / 厉鹗   形式: 词  词牌: 菩萨蛮

斜红不暖凝酥面,春来未许春莺见。

小凭侍儿肩,花寒人可怜。

无言空拥袖,兰气熏花透。

髻压一枝斜,前身萼绿华。

(0)
鉴赏

这首《菩萨蛮·题呵手梅妆图》由清代诗人厉鹗所作,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呵手梅妆图景。诗中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女子在冬日里为梅花妆点时的情态与心境。

首句“斜红不暖凝酥面”,以“斜红”形容女子脸颊上的红晕,与“凝酥面”相呼应,形象地描绘了女子肌肤如雪,红晕自然晕染的美丽景象。然而,“不暖”二字则暗示了冬日的寒冷,与女子的温婉形成对比,营造出一种冷艳而柔美的氛围。

接着,“春来未许春莺见”一句,运用拟人的手法,将春莺拟作女子的观众,表达了女子在冬日里精心打扮,等待春天来临的期待之情。这种期待不仅是对自然界的期待,也是对美好未来的憧憬。

“小凭侍儿肩,花寒人可怜。”描绘了女子在侍女的帮助下,轻轻倚靠在侍女肩上,仿佛在寒冷的冬日里寻求一丝温暖。这一细节不仅表现了女子的娇弱,也体现了侍女的细心与关怀,营造出一种温馨和谐的画面。

“无言空拥袖,兰气熏花透。”女子默默无语,只是轻轻拥着衣袖,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兰花香气,似乎连花儿都感受到了这份静谧与美好。这句诗通过嗅觉和视觉的结合,进一步渲染了画面的意境,使读者仿佛能感受到那股幽香与静谧。

最后,“髻压一枝斜,前身萼绿华。”女子的发髻上插着一枝斜出的梅花,仿佛是她化身成了传说中的萼绿华仙子。这一句不仅赞美了女子的美丽,也借梅花象征了女子高洁脱俗的气质,以及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向往。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女子在冬日里为梅花妆点时的美丽与情感,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充满了诗意与美感。

作者介绍
厉鹗

厉鹗
朝代:清   字:太鸿   号:樊榭   籍贯:钱塘(今浙江杭州)   生辰:1692-1752

厉鹗(1692-1752),字太鸿,又字雄飞,号樊榭、南湖花隐等,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清代著名诗人、学者,浙西词派中坚人物。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李绂在浙江主持乡试时,看到厉鹗的试卷,大为欣赏。厉鹗于该年考中举人。进京以后,以诗为汤右曾所赏识,但未能考中进士。乾隆元年(1736年),为浙江巡抚程元章推荐,参加“博学鸿词”考试。由于考试过程中,误将《论》置于《诗》前,以不合程式再次名落孙山。
猜你喜欢

如梦令.题渔乐图

不是潇湘风雨。不是洞庭烟树。

醉倒古乾坤,人在孤篷来处。休去。休去。

见说桃源无路。

(0)

西江月·其九

独坐闲观瑞雪,方知造化无偏。不论林木与山川。

白玉一时装遍。梁苑休寻赋客,山阴莫上溪船。

三杯醉□意陶然。梦后瑶台阆苑。

(0)

绝句六十四首·其三十九

要得谷神长不死,须凭玄牝立根基。

真精既返黄金室,一颗灵光永不离。

(0)

寄题何戢秀才琬琰堂

幽人筑淇澳,不与世相闻。

独携千卷书,过于骨肉亲。

辛苦作室堂,插架如鱼鳞。

时时体不住,一遇千载人。

山川兵火后,墟庙金石存。

消磨馀纸墨,幻灭去无痕。

功名但如此,知子道可尊。

不遗世一毫,以全与其身。

包丑傅黛膏,百态售笑颦。

谁能双蛾眉,闭户自贵珍。

鄙人有夙尚,愿与幽侣敦。

他年抱健犊,听啸入苏门。

(0)

在告家居示内

虽云官事简,不似在家安。

晏晏妇子语,嬉嬉儿稚闲。

甘餐失粗粝,独酌置杯槃。

老觉偎绥好,莫将年少看。

(0)

三月小园花已谢独芍药盛开

霭霭春日晚,寂寂新阴繁。

千红与万紫,盛极一时阑。

西堂晚芍药,百萼乘露鲜。

红妆诸美人,锦绣富春妍。

东风时过之,舞态低昂翻。

折赠怀溱洧,感之为三叹。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诗人
崔益铉 傅伯成 刘清之 冯桂芬 唐文治 佛图澄 曹叔远 陈东甫 郑絪 陈去病 胡旦 王季烈 何如璋 朱兴悌 杨昭俭 张民表 赵善庆 刘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