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朱丙君求题张瑞图草书长卷》
《朱丙君求题张瑞图草书长卷》全文
清 / 郑孝胥   形式: 古风

崇祯定逆案,阁臣居其四。

生祠谁书碑,二水败以字。

其书颇精熟,实则有习气。

岂不劲且巧,所乏萧散味。

竖眉复怒目,俗笔在刻意。

对策列第三,立论却有致。

用人古不分,称职足为治。

君子与小人,强名乃多事。

人污言不废,此理未为悖。

朱君得此卷,喜看腾掷势。

缶庐亦许可,绝叹龙虎臂。

吾意独轻之,一说聊可备。

缶庐擅三绝,诗笔挟忠义。

莫持张比吴,逝者有馀愧。

(0)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末期近现代初年的郑孝胥对中国古诗的一种独特见解。他以崇祯年间的历史事件为引子,评述了阁臣中四位人物的形象。他认为,尽管这些阁臣在政治上有所作为,如处理逆案和用人方面表现出称职,但他们的书法作品却未能摆脱习气,缺乏萧散自然的韵味。张瑞图的草书虽然劲健巧妙,但过于刻意雕琢,竖眉怒目的形象显得过于世俗。

诗人提到张瑞图在科举考试中的表现虽列第三,但他的立论却富有深度。接着,郑孝胥指出,过分区分君子与小人并无必要,因为人的污点并不能抹杀其才能。他对朱丙君欣赏张瑞图的书法表示理解,缶庐(可能是另一位书法家)也认可其技艺,但郑孝胥个人对此并不十分推崇,认为张瑞图的诗笔虽有忠义之气,但仍不及其他名家。

最后,郑孝胥提醒读者不要将张瑞图与吴某等大书法家相提并论,因为他认为逝去的人虽然有过错,但仍有值得反思之处。整首诗通过历史和个人感受,对张瑞图的书法风格进行了深入的评价。

作者介绍

郑孝胥
朝代:清   籍贯:中国福建省闽侯县   生辰:1860年5月2日——1938年

一字太夷,号海藏,尝取东坡‘万人如海一身藏’诗意,颜所居曰‘海藏楼’,世称‘郑海藏’。工诗,擅书法,为诗坛“同光体”宣导者之一。著有《海藏楼诗集》
猜你喜欢

吴正肃公挽歌辞三首·其二

四海瞻师宰,中朝倚典刑。

胡然赋全器,独弗与多龄。

柱石亏宫庙,盐梅辍鼎铏。

风流不可挹,无愧史臣名。

(0)

奉祠东太乙宫七首.七言致斋一首

君王无意学神仙,独为苍生致吉蠲。

四月麦苗殊未好,一番灵雨即丰年。

(0)

题河中府名阃堂

谁擘中条太华开,万家填郭耸楼台。

岳呈仙掌日边见,河泻龙门天上来。

烟霭远分秦甸阔,山川都抱舜城回。

坚碑应是当年石,重见吾皇咏起哉。

(0)

和子华游韩王园怀故园池莲红薇二首·其二

鲜葩嫩蕊吐香浓,千朵妖饶颤晚风。

却想许园仙品盛,姝衣轻透玉肌红。

(0)

和元子发学士见寄

二纪区区困宦游,相逢莫讶鬓先秋。

清时无补身空老,往事难追涕旋流。

举世交情怜我少,经旬行色为君留。

何时归去江湖上,风月同寻范蠡舟。

(0)

宿州元太守北楼席上

七月高楼暑气回,荷香细逐水风来。

翠蛾细袖歌声远,绿野苍山醉眼开。

羁客秋怀追屈宋,主人交义继陈雷。

他年林下相逢去,诗酒何妨许重陪。

(0)
诗词分类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诗人
谢安 江湜 牛希济 杨坚 章楶 卢思道 虞世基 东方朔 杜光庭 王景 李公麟 沈晦 金圣叹 孙道绚 高凤翰 白行简 苏味道 胡仔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