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丑猖狂捍禦劳,跳梁时复似猿猱。
贺兰拥众尤堪恨,李广无军也自逃。
小丑猖狂捍禦劳,跳梁时复似猿猱。
贺兰拥众尤堪恨,李广无军也自逃。
这首诗通过对比小丑与英雄的形象,表达了对小丑猖狂行为的讽刺以及对英雄无奈逃避现实的感慨。首句“小丑猖狂捍禦劳”描绘了小丑在防御中显得滑稽可笑,却不得不付出努力的情景,暗含对这类人物的轻视和讽刺。次句“跳梁时复似猿猱”则以猴子跳跃的动作比喻小丑的活跃,进一步强化了其滑稽形象。接着,“贺兰拥众尤堪恨”一句转而提到历史上的贺兰山战役,这里的“贺兰”可能借指某种势力或群体,表达出对某类人或事的不满和憎恨。最后,“李广无军也自逃”引用了汉代名将李广的故事,李广虽英勇善战,但因种种原因未能建功立业,最终只能选择逃避。这句诗通过李广的例子,表达了对英雄在特定环境下无法施展抱负的无奈和同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巧妙地运用了对比手法,通过小丑与英雄的对比,揭示了社会中不同角色的处境和命运,既讽刺了小丑的荒谬,也表达了对英雄命运的惋惜和同情。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
珠璧方辉耀,菁华未寂寥。
极知身作崇,何用食为妖。
牺象收儒庙,箫笳咽市桥。
作心纱帽冷,三径雨潇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