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探春慢.孙无言徵刻予词于扬州,遥有此寄》
《探春慢.孙无言徵刻予词于扬州,遥有此寄》全文
明 / 沈谦   形式: 词  词牌: 探春慢

一树琼花,二分明月,扬州自古佳丽。

杜牧曾游,何郎不再,试问风流谁继。

才子飘零尽,还喜得、词编玳瑁,知音千古寥寥,能识高山流水。

念我朱颜易老,奈江梦少花,洒笔成泪。

浪许金荃,羞称玉树,何处更将愁讳。

从此然脂夜,免冻了、春纤十指。

虞生不恨,相逢竟须沉醉。

(0)
鉴赏

这首《探春慢》由明代末年至清代初期的词人沈谦所作,借以表达对扬州风物人情的深情回忆与感慨。开篇“一树琼花,二分明月”,以扬州的自然美景入题,琼花象征着扬州的美丽与繁华,二分明月则寓意扬州的诗意与浪漫。接下来“杜牧曾游,何郎不再”,引用历史人物杜牧和何逊的典故,表达了对扬州往昔文人墨客风流才情的怀念,同时也暗含了对今日才子飘零的感慨。

“试问风流谁继”一句,直抒胸臆,表达了对后继无人的忧虑。接着“还喜得、词编玳瑁,知音千古寥寥”,虽是喜中有忧,但仍然欣慰于还有词编玳瑁(一种珍贵的材料,此处比喻珍贵的文学作品)留存,以及知音虽稀但仍存在,体现了词人对文学价值的珍视和对友情的渴望。

“念我朱颜易老,奈江梦少花,洒笔成泪”三句,以个人的衰老感伤和对美好时光流逝的无奈,进一步深化了主题。最后“浪许金荃,羞称玉树,何处更将愁讳”,通过对比金荃(一种香草,常用于比喻美好的事物)和玉树(比喻杰出的人物),表达了对才华横溢之士的向往与敬仰,同时流露出对现实的无奈与哀愁。

“从此然脂夜,免冻了、春纤十指”,意味着在未来的夜晚,词人将点燃蜡烛,用手指轻轻触碰,避免寒冷侵袭,暗喻在文学创作中寻求温暖与灵感。最后一句“虞生不恨,相逢竟须沉醉”,表达了即使面对生活的种种不如意,也愿意在文学创作中寻找慰藉,与知音相逢时,选择以醉酒的方式释放情感,体现出词人对文学与友谊的深厚情感寄托。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对扬州景致的描绘,以及对历史人物和自身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词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对才华与友情的珍视,以及在现实困境中的乐观与坚持。

作者介绍

沈谦
朝代:明

(1620—1670)明末清初浙江仁和人,字去矜,号东江子。明诸生。少颖慧,六岁能辨四声。长益笃学,尤好为诗古文。崇祯末,为西泠十子之一。入清,以医为业。有《东江集钞》、《杂说》等。
猜你喜欢

游盘山宿四门塔寺期叔鸣元弼不至

十年幽梦寄盘山,积翠浮岚杳霭间。

客滞蓟门如有待,路缘沙岭本难扳。

高秋远兴须登塔,清夜閒吟且闭关。

欲激泉声喧枕过,暂教尘土洗潺湲。

(0)

书陇州故关巡简司壁

泉声树色拥行车,问到关头吾祖家。

故事尚传当日叟,近年初改旧时衙。

前山鹦鹉何言语,别院梧桐几岁华。

冢上青松今已拱,不堪挥泪夕阳斜。

(0)

骊山

花萼楼前百和香,伊川曲谱教宁王。

朝元阁在含秋雨,天宝泉温带夕阳。

灞水滔滔人共渡,秦坑落落草空荒。

前朝旧事知多少,都付邯郸梦一场。

(0)

送僧永冈归吴住白马寺

石缝梅泉一缕清,早年依此学无生。

紫藤垂坞人閒步,白马驮经寺得名。

法席坐挥棕拂短,官河去上木杯轻。

山中试茗何时好,拟借禅房折脚铛。

(0)

感事·其二

归来江令头空白,远道金山泪暗垂。

关月自低霜自落,尊前莫唱鹧鸪词。

(0)

香奁八咏·其七香尘春迹

七宝方床冰漾洁,软粉半铺紫檀屑。

凌波小袜晓痕轻,一钩浅印纤纤月。

金莲衬步身欲浮,雁沙踏破春应羞。

赢得纤腰柳枝瘦,珍珠百斛知谁收。

(0)
诗词分类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诗人
黎景义 唐文凤 曾习经 陈繗 陆仁 徐钧 陈藻 吴泳 萧立之 罗玘 罗钦顺 刘诜 林俊 殷奎 王洪 李江 柯九思 王时翔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