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清江引.晓秋》
《清江引.晓秋》全文
明 / 韩邦奇   形式: 曲

银箭催更天渐晓。金井梧桐落劳。

西风小阁寒,残月疏帘照。王仲宣,此际愁多少。

绿树满庭清气生。宝鸭消银鼎。

风传玉雁声,霜没金蝉影。就不是宋玉,也愁难整。

楼上残更鸡叫彻。银蜡还明灭。

笛飘别院风,砧急长廊月。萧条庾信愁难说。

河汉西倾生白露。三四寒鸦语。

黄花月下残,红叶风前舞。张衡到此,把愁添做五。

(0)
鉴赏

这首明代韩邦奇的《清江引·晓秋》描绘了一幅秋日黎明的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传达出淡淡的哀愁。首句“银箭催更天渐晓”,以银箭比喻时间的流逝,暗示夜色将尽,天色将明。接着,“金井梧桐落露”描绘了金井边梧桐叶上挂着露珠,象征着秋天的到来和时光的易逝。

“西风小阁寒,残月疏帘照”进一步渲染了清晨的冷寂,西风吹过小阁,月光透过稀疏的窗帘洒下,营造出一种凄清的氛围。诗人借用了王仲宣的典故,表达主人公在此时此刻难以言表的愁绪。

下片转而写室内情景,“绿树满庭清气生”展现了庭院的宁静与生机,然而“宝鸭消银鼎”中的“消”字透露出主人公内心的孤寂。接下来,“风传玉雁声,霜没金蝉影”通过风中传来的玉雁鸣叫声和霜中的金蝉影子,进一步强化了秋意和孤独感。

结尾部分,“楼上残更鸡叫彻”描绘了夜色退去,鸡鸣报晓,而“银蜡还明灭”则暗示了主人公在烛火摇曳中难以入眠。笛声从别院传来,砧声在长廊回荡,这些声音交织在一起,增添了诗人深深的愁绪。最后,诗人借用庾信和张衡的典故,将自己的愁苦比作他们的愁思,感叹“把愁添做五”,表达了愁绪之深重。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秋日清晨为背景,通过景物描写和典故引用,巧妙地传达了主人公的无尽愁绪,展现了明末文人士大夫的内心世界。

作者介绍

韩邦奇
朝代:明

韩邦奇(1479--1556)明代官员。字汝节,号苑洛,陕西朝邑(今陕西大荔县朝邑镇)人。正德三年进士,官吏部员外郎,以疏谕时政,谪平阳通判。稍迁浙江按察佥事,宦官强征富阳茶、鱼,他作歌哀之,遂被诬奏怨谤,逮系夺官。嘉靖初起山西参议,再乞休去。自后屡起屡罢终,以南京兵部尚书致仕。嘉靖三十四年,因关中大地震,死于非命。韩邦奇文理兼备,精通音律,著述甚富。所撰《志乐》,尤为世所称。
猜你喜欢

幽州会饮

客路相逢在异乡,佐尊先得杜韦娘。

舞回锦臂花争艳,醉吸金波月斗光。

他日未忘今日乐,老年须记少年狂。

五陵游侠休相笑,归去奚奴有锦囊。

(0)

湖州歌九十八首·其七十九

第十琼筵敞禁庭,两厢丞相把壶瓶。

君王自劝三宫酒,更送天香近玉屏。

(0)

虎跑泉

天藏物启有灵根,玉乳银浆岂易分。

净鉴当空寒自照,流珠落涧远先闻。

润生冉冉双林雨,香出濛濛一井云。

今日石鱼行酒地,次山重为勒铭文。

(0)

奉檄往哭象山复会葬及归自金溪留宿本县仙乐观归而作是诗·其二

道士清晨喜告余,昨朝膏露降濡濡。

夜来舆从留山观,此瑞端呈邑大夫。

我闻之言半疑信,踏破晓光上孤峻。

巍然古殿汉天师,水绕丹炉叶明润。

旁观复折取以前,连日祥应讵偶然。

我亦尝审甘如饴,是谁执此变化权。

益信人心自灵妙,莫执人神定名号。

此机不动万象沈,此机一发靡不到。

此机不属上下中,此机非西南北东。

此机无远亦无近,此机至正而大公。

此机夫人之所有,何不自贵自善守。

寸善微萌天地知,小恶开元祸随后。

皇天无亲亦无常,愿言孜孜兢兢悠久而无疆。

(0)

历代诗·其十二东晋

夷狄陷河洛,元帝南渡江。

宣帝之曾孙,立号都建康。

明成康与穆,哀废最堪伤。

简文武安后,桓玄暂称王。

卒闻恭帝世,逊位宋武皇。

两晋十五主,二百年而亡。

(0)

宫词·其四十七

日日寻春不见春,弓鞋踏破小除芸。

棚头宣入红妆队,春在金樽已十分。

(0)
诗词分类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诗人
朱松 林则徐 韦应物 晏殊 唐寅 李煜 傅山 戴表元 张籍 刘子翚 许景衡 上官婉儿 刘辰翁 易顺鼎 曾几 张之洞 周权 李清照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