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葺溪堂旋补茅,好山带郭转林梢。
与君共有吟诗癖,月下柴门不厌敲。
手葺溪堂旋补茅,好山带郭转林梢。
与君共有吟诗癖,月下柴门不厌敲。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闲适的田园风光,诗人在描述自己在溪堂修补茅屋的情景。"手葺溪堂旋补茅"表明诗人亲自动手维护自己的小屋,给人一种回归自然、简单生活的感觉。
"好山带郭转林梢"则是对周围环境的描绘,山川环绕,林木茂密,营造出一个与世隔绝的宁静世界。这两句通过动词“葺”和“转”,传达了一种柔和而又坚定的手法,既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平和与满足。
"与君共有吟诗癖"表明诗人有一个志同道合的朋友,与他共同享受吟诵诗歌的乐趣。这句话传递了一种文人之间的情谊和共同的精神追求。
最后一句"月下柴门不厌敲"则描绘了诗人在明月之下,不断地敲打着自己的柴门,表达了他对这份田园生活的热爱,以及对诗歌创作的执着。这也许是诗人内心深处的一种渴望——通过诗歌与自然和朋友沟通,寻找生命中的意义和快乐。
养气如养儿,弃官如弃泥。
人皆笑子拙,事定竟谁迷。
归耕独患贫,问子何所赍?
尺宅足自庇,寸田有馀畦。
明珠照短褐,陋室生虹霓。
虽无孔方兄,顾有法喜妻。
弹琴一长啸,不答阮与嵇。
曹南刘夫子,名与子政齐。
家有《鸿宝书》,不铸金袅蹄。
促膝问道要,遂蒙分刀圭。
不忍独不死,尺书肯见梯。
我生本强鄙,少以气自挤。
孤舟倒江河,赤手揽象犀。
年来稍自笑,留气下暖脐。
苦恨闻道晚,意象飒已凄。
空见孙思邈,区区赋《病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