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灵玉馆接昆崙,山融流刚不可亲。
嘱付紫兰令说与,红尘何苦弊精神。
九灵玉馆接昆崙,山融流刚不可亲。
嘱付紫兰令说与,红尘何苦弊精神。
这首诗出自宋代赵佶之手,名为《太清乐》其九。赵佶,北宋徽宗皇帝,不仅在政治上有着独特的见解,在艺术领域也颇有造诣,尤其在书法和绘画方面成就斐然。此诗以“九灵玉馆接昆仑”开篇,描绘了一幅仙境般的景象,玉馆与昆仑相连,象征着超凡脱俗的世界。
“山融流刚不可亲”,进一步渲染了这种神秘而难以触及的氛围。山与水的融合,既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之美,又暗示了某种难以接近的高深境界。诗人通过这样的描绘,表达了对超凡脱俗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后两句“嘱付紫兰令说与,红尘何苦弊精神”,则直接点明了主题。诗人以紫兰为喻,寄语它传达自己的心声:在世俗的红尘中,人们为何要耗费精力去追求那些看似重要的事物?这里蕴含着对现实生活的反思,以及对超脱世俗、追求精神世界的渴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瑰丽的想象和深刻的哲思,展现了诗人对于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以及对现实世界复杂性的洞察。赵佶以其独特的艺术视角,将个人情感与哲学思考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使得这首诗不仅具有审美价值,更富有深邃的内涵。
向蘼芜、同话去年秋。香草半含愁。
怅西风易暮,筝抛别院,笛咽高楼。
一字羌无题处,还见柳枝柔。
招影红阑外,小舣轻舟。
尘世素心谁许,讶妆成花底,解佩芳洲。
甚烟痕瘦削,飞韵玉搔头。
问江干、酒醒何夕,负温黁、草草数杯酬。
空追忆、更无明月,却梦扬州。
君不见黄鹄高飞未可罗,榆枋之雀奈我何。
拂衣春色为黯淡,故山高卧白云多。
风尘谁识大梁行,夷门轻薄笑侯生。
虚左莫言公子事,今日邯郸已罢兵。
金丹初出照人寒,瑶草千年老鹖冠。
更欲清秋观渤海,那能渴病滞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