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蘼芜、同话去年秋。香草半含愁。
怅西风易暮,筝抛别院,笛咽高楼。
一字羌无题处,还见柳枝柔。
招影红阑外,小舣轻舟。
尘世素心谁许,讶妆成花底,解佩芳洲。
甚烟痕瘦削,飞韵玉搔头。
问江干、酒醒何夕,负温黁、草草数杯酬。
空追忆、更无明月,却梦扬州。
向蘼芜、同话去年秋。香草半含愁。
怅西风易暮,筝抛别院,笛咽高楼。
一字羌无题处,还见柳枝柔。
招影红阑外,小舣轻舟。
尘世素心谁许,讶妆成花底,解佩芳洲。
甚烟痕瘦削,飞韵玉搔头。
问江干、酒醒何夕,负温黁、草草数杯酬。
空追忆、更无明月,却梦扬州。
这首《甘州》由清代诗人张祥河所作,情感深沉,意境幽远。开篇“向蘼芜、同话去年秋”,以蘼芜为引,唤起对往昔秋日的回忆,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哀愁氛围。接着“香草半含愁”一句,将愁绪与香草相联系,形象地描绘了愁绪的弥漫与难以言表。
“怅西风易暮,筝抛别院,笛咽高楼。”西风渐起,天色已晚,筝声在别院中飘荡,笛音在高楼间回响,这些意象不仅渲染了时间的流逝和离别的伤感,也暗示了主人公内心的孤独与无奈。而“一字羌无题处,还见柳枝柔”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即使在无题的字里行间,也能感受到柳枝的柔软,仿佛在诉说着不为人知的故事。
“招影红阑外,小舣轻舟。”这一句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在红栏杆之外,主人公召唤着自己的影子,乘着轻舟,似乎在寻找心灵的归宿。然而,“尘世素心谁许,讶妆成花底,解佩芳洲。”在世俗的尘埃中,素心难觅知音,惊讶于自己如同花底妆扮,又似在芳洲解佩,表达了对纯洁情感的渴望与现实的无奈。
“甚烟痕瘦削,飞韵玉搔头。”烟痕瘦削,飞韵如玉搔头,既是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也是对内心情感的隐喻。烟雾缭绕,瘦削的痕迹,象征着时光的流逝和情感的消逝;飞韵玉搔头,则是对自己情感表达的一种自嘲,同时也透露出一丝坚韧与坚持。
最后,“问江干、酒醒何夕,负温黁、草草数杯酬。”在江边,酒醒时分,面对温黁(温暖)的夜晚,只能草草地举杯相酬,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现实无奈的接受。而“空追忆、更无明月,却梦扬州。”则以扬州为背景,寄托了对过往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忆,但最终只能在梦中寻觅,表达了对现实与理想的落差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对现实无奈的接受以及对理想生活的向往,情感丰富,寓意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