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胡笳十八拍十八首·其三》
《胡笳十八拍十八首·其三》全文
宋 / 王安石   形式: 古风

身执略兮入西关,关山阻脩兮行路难。

水头宿兮草头坐,在野只教心胆破。

更鞴彫鞍教走马,玉骨瘦来无一把。

几回抛鞚抱鞍桥,往往惊堕马蹄下。

(0)
注释
身执略兮:手持简略的地图。
入西关:进入西关。
关山阻脩兮:关隘连绵高山。
行路难:行走艰难。
水头宿兮:夜晚在河边露宿。
草头坐:坐在草丛。
在野:在野外。
心胆破:心惊胆战。
更鞴彫鞍:更换雕饰的马鞍。
教走马:催促快马疾驰。
玉骨瘦来无一把:马儿瘦弱几乎握不住缰绳。
几回抛鞚:多次扔掉马鞭。
抱鞍桥:抱住马鞍。
往往惊堕马蹄下:常常因惊吓从马背上跌落。
翻译
手持简略的地图进入西关,关隘连绵高山行走艰难。
夜晚在河边露宿坐在草丛,野外的寂静使我心惊胆战。
更换雕饰的马鞍催促快马疾驰,马儿瘦弱几乎握不住缰绳。
多次扔掉马鞭抱住马鞍,常常因惊吓从马背上跌落。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行者在西关的艰难旅途,通过对自然环境和人物行动的刻画,展现了崎岖山路、奔腾河水以及行者的坚韧与孤独。

"身执略兮入西关"一句开篇,便设置了一个紧迫的情境,行者手持兵器进入险峻的西关。"关山阻脩兮行路难"强调了前进道路的艰辛和困难,关山高耸如刀剪,行路更显得曲折迂回。

接下来的"水头宿兮草头坐"描绘出行者在野外的简陋生活,只能依水而宿,席地以草。这种境遇反映了行者的孤独与困苦,同时也透露出一种对自然的顺应与和谐。

"在野只教心胆破"则是对内心世界的写照,这里的“心胆破”并非指真正的心灵崩溃,而是一种磨练,一种通过经历艰难险阻来锻炼意志、增强勇气的过程。

随后的"更鞴彫鞍教走马,玉骨瘦来无一把"展现了行者对战马的训练与关怀。马儿因长时间的奔波而显得瘦弱,但依旧保持着坚韧不拔的品质,这种形象与前文中的“心胆破”相呼应,共同塑造了一种坚韧不屈、勇往直前的精神。

最后两句"几回抛鞚抱鞍桥,往往惊堕马蹄下"则描绘了行者与战马在崎岖山路上的险象,每当通过危桥时,都可能发生惊吓而导致马蹄跌落的情形。这不仅展示了旅途的危险,也反映出行者面对困境时的无奈与艰辛。

总体来看,这首诗以其独特的意象和情感,展现了一种坚韧不拔、勇往直前的精神,以及在自然环境中的人文情怀。

作者介绍
王安石

王安石
朝代:宋   字:介甫   号:半山   生辰: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
猜你喜欢

雨后出门散步二首·其二

病叶常先霣,寒潮只暗生。

扶衰赖药石,随意出柴荆。

细路牛栏湿,疏篱绩火明。

枯荣不须计,千古一棋枰。

(0)

雨中别同朝诸公二首·其二

雨点万珠落,水声群马奔。

才能脱危路,未遽定惊魂。

一扫枕中梦,即归江上村。

村醪莫嫌薄,随事有鸡豚。

(0)

述怀

情怀犹是昔年人,岂料侵寻八十身。

灯下看书方觉老,花前阙酒始知贫。

玉非鼠朴何劳辨,鱼与熊蹯各自珍。

万事回头已陈迹,为君一笑落纱巾。

(0)

罗江驿翠望亭读宋景文公诗

扑马征尘拂不开,高亭攲帽一徘徊。

蜀山地暖稀逢雪,闰岁春迟未见梅。

陂水近人无鹭下,烟林藏寺有钟来。

宋公出牧曾题壁,锦段虽残试剪裁。

(0)

绍兴中予初仕为宁德主簿与同官饮酒食蛎房甚乐后五十年有饷此味者感叹有赋酒海者大劝杯容一升当时所尚也

昔仕闽江日,民淳簿领闲。

同寮飞酒海,小吏擘蚝山。

梦境悠然逝,羸躯独尔顽。

所嗟晨镜里,非复旧朱颜。

(0)

孟夏方渴雨忽暴热雨遂大作

蒸溽殊未解,雨来那可涯。

鹊惊无稳树,灯暗不成花。

处处跃秧马,家家闲水车。

儿童伴翁喜,聚首话桑麻。

(0)
诗词分类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诗人
陈谏 李格非 刘光祖 崔融 呼文如 陈耆卿 曹端 陆树声 吕蒙正 辅广 高珩 董思恭 吴锡麒 宋江 蔡允恭 陈寿 惠洪 阮瑀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