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赵昌父诗来举似慈湖话头次韵答之》
《赵昌父诗来举似慈湖话头次韵答之》全文
宋 / 徐侨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身在五云云自闲,相娱石友与苍官。

山林老去方知味,加我五年当挂冠。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zhàochāngshīláihuàtóuyùnzhī
sòng / qiáo

shēnzàiyúnyúnxiánxiāngshíyǒucāngguān

shānlínlǎofāngzhīwèijiāniándāngguàguān

注释
身:身体。
在:处于。
五:数字五,表示众多。
云:云彩。
云自闲:自己感到悠闲。
相娱:相互娱乐。
石友:以石头为友,比喻志趣相投的朋友。
与:和。
苍官:苍翠的官员,可能指代山林中的自然景色或隐士。
山林:山野林木。
老去:年岁渐长。
方:才。
知味:体会到真正的乐趣。
加我五年:如果再过五年。
当:应当。
挂冠:古代官员辞职,这里指辞官归隐。
翻译
我身处五彩祥云之中感到悠闲自在
与石头朋友和苍翠的官员一同游乐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徐侨的作品,题为《赵昌父诗来举似慈湖话头次韵答之》。诗中,诗人以“身在五云云自闲”开篇,形象地描绘了自己身处高洁之地,心境悠然自得。"五云"常用来象征仙气或高位,这里可能暗指诗人的官位或清高的生活环境。

接下来,“相娱石友与苍官”表达了诗人与志同道合的朋友,如石头般的坚贞和苍翠的官员(可能指品行高尚的官员)共度时光的乐趣,体现了诗人的人格魅力和对友情的珍视。

“山林老去方知味”则流露出诗人对晚年生活的感悟,认为只有在经历过人生的起伏后,才能真正品味出山林生活的宁静与淡泊。这里的“山林”代表隐逸生活,而“老去”则暗示了诗人对岁月流逝的感慨。

最后,“加我五年当挂冠”表达了诗人对于归隐的期待,意指如果再过五年,他将选择辞官归隐,享受更加自由自在的生活。整首诗寓言深刻,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宁静的人生态度。

作者介绍

徐侨
朝代:宋

(1160—1237)婺州义乌人,字崇甫。早从学于叶邽。孝宗淳熙十四年进士。调上饶主簿,始登朱熹之门,熹称其明白刚直,命以“毅”名斋。入为秘书省正字、校书郎兼吴、益王府教授。直宝谟阁、江东提点刑狱,以忤史弥远劾罢。理宗端平初被召,迁秘书少监、太常少卿。入觐,手疏数千言,上劘主阙,下逮群臣,无所回隐。进工部侍郎。因疾乞休,以宝谟阁待制奉祠。卒谥文清。有《毅斋诗集》。
猜你喜欢

卜算子.寄内

休逞一灵心,争甚闲言语。

十一年间并枕时,没个牵情处。

四岁学言儿,七岁娇痴女。

说与傍人也断肠,你自思量取。

(0)

挽故知容州朝请陶公

世态纷纷等触蛮,惟公打透利名关。

八州不作士衡梦,三径谩为元亮还。

苦淡平生安北巷,孤高一节照西山。

想应精爽难埋没,只在青松白石间。

(0)

野饮呈祝山甫

野景何须买,山花不待培。

幕天分古木,裀地得苍苔。

酒上莺调曲,肴空鹊堕梅。

一壶随所适,何处问蓬莱。

(0)

次翁正叔溪山胜游之韵

溪南风物照窗扉,溪北兰舟缆翠微。

双桨碧云苔浦合,一帘红雨杏花飞。

只知有酒酬佳景,却恨无绳系落晖。

更约风流众年少,明朝依旧莫相违。

(0)

田家十绝·其九

麦饭瓜齑及早催,田夫双眼望侬来。

油盐不倩傍人带,日午痴儿犹未回。

(0)

赋何明府爱山堂

终日看山终日好,山不悦人人不老。

爱山谁识爱山心,瘦竹长松兼碧草。

(0)
诗词分类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诗人
赵师秀 王勃 熊琏 李频 韩翃 于右任 徐鹿卿 史达祖 揭傒斯 冯煦 李鸿章 岑安卿 施肩吾 曹雪芹 江淹 廖刚 严羽 刘秉忠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