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一夜窗中见,昨冬少雪春无霰。
寒来借景苦无多,窗小只须三百片。
每举枯杯对此花,只愁落尽是风沙。
谁知滕六虽无赖,亦遣残绡缟树叉。
一行分向朱门屋,误落寒酥点羊肉。
锦屏不使冻胭脂,飞絮落盐弦上扑。
四条觔急冷鹍鸡,一二时中肉作围。
岂无一笠黄茅里,僵杀岩岩一瓮齑。
初起青蘋本亦同,大王毕竟是雄风。
总令受者自分别,难道青天秉至公。
梅花一夜窗中见,昨冬少雪春无霰。
寒来借景苦无多,窗小只须三百片。
每举枯杯对此花,只愁落尽是风沙。
谁知滕六虽无赖,亦遣残绡缟树叉。
一行分向朱门屋,误落寒酥点羊肉。
锦屏不使冻胭脂,飞絮落盐弦上扑。
四条觔急冷鹍鸡,一二时中肉作围。
岂无一笠黄茅里,僵杀岩岩一瓮齑。
初起青蘋本亦同,大王毕竟是雄风。
总令受者自分别,难道青天秉至公。
这首诗《谑雪》由明代诗人徐渭创作,以幽默诙谐的手法描绘了对雪的戏谑与调侃。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拟人手法,将雪花比作“三百片”、“残绡缟树叉”,形象地展现了雪花的形态与数量。同时,诗人通过“滕六”这一古代神话中的雪神,赋予了雪以生命,增加了诗歌的趣味性。
诗的前半部分描述了雪花在窗户上的美丽景象,以及诗人对雪花的欣赏之情。后半部分则通过一系列生动的比喻,如“锦屏不使冻胭脂”、“飞絮落盐弦上扑”等,展现了雪花在不同场景下的独特魅力。最后,诗人以“岂无一笠黄茅里,僵杀岩岩一瓮齑”一句,表达了对雪中艰辛生活的同情,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现象深刻的理解和感悟。
整首诗语言活泼,构思巧妙,既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敏锐观察力,也体现了其独特的幽默感和人文关怀,是一首富有情趣和深度的作品。
有限形躯,无涯火院,刹那催促光阴。
想人生、有似当风烛,整日家、昼忙夜惊。
有等愚迷,千思万想,家缘逼迫浑沉。
爱子怜妻,被冤家、系缆萦身。
猛悟回头,名缰割断,恩山推倒重重。
将爱海跳出,清闲乐道逍遥,半张纸,一张琴。
土榻安眠,牢拴意马,莫教斗乱身心。
慧剑挥时,斩群魔、万神自宁。
二气相交,龙奔虎走,金乌玉兔相迎。
入玉炉、金鼎丹砂,炼阳神、出朝玉京。
此个家风,冰清玉洁,点头多谢知音。
欲要成双全后,价值千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