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西江月》
《西江月》全文
元 / 王哲   形式: 词  词牌: 西江月

堪叹这般曲调,感他石女吹箫。山头漫说水频浇。

海底虚言火燎。遭逢圆明正照,真风广布金飙。

西江月里吃芝苗。味味将来了了。

(0)
鉴赏

这首元代王哲的《西江月》词,以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描绘了一幅神秘而富有禅意的画面。"堪叹这般曲调,感他石女吹箫",开篇便营造出一种奇特的氛围,仿佛是听到山石间仙女的箫声,引人遐想。"山头漫说水频浇,海底虚言火燎",进一步通过自然景象,暗示世间纷扰与虚幻,犹如山上的流水和海底的火焰,皆非实存。

"遭逢圆明正照,真风广布金飙",词人借"圆明正照"象征真理的光辉,"真风广布金飙"则寓意着正义之风如同金色的狂飙席卷而来,揭示出对真理和正义的追求。"西江月里吃芝苗,味味将来了了",最后两句以仙人般的境界收尾,形象地表达了词人对于超脱世俗、品味至高智慧的向往,"味味将来了了",意味深长,留给读者回味无穷的空间。

整体来看,这首词在描绘自然景象的同时,寓含了深刻的哲理,展现出词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人生感悟。

作者介绍
王哲

王哲
朝代:元

(1112—1170)咸阳人,道士,初名中孚,字允卿。熙宗天眷初应武举,改名德威,字世雄;海陵王正隆四年学道,改名,字知明,号重阳子。倜傥尚义,不拘小节,好属文,才思敏捷。学道后往来终南山一带,曾在终南县南凿穴而居。后至山东崳山全真庵。所创教派名全真道。马丹阳、丘长春、王玉阳、郝广陵、谭处端皆其弟子。
猜你喜欢

地炉

穴地为炉了一寒,肉屏毡帐任无缘。

晨烧树下沾霜叶,夜煮山头泻月泉。

已借阳和归故絮,更分光焰到残编。

百年贫富灰埃尽,荒冢累累野烧边。

(0)

谢春谷畀地·其二

微似锥刀亦苦争,使君诺重万金轻。

希夷不以山分客,太傅曾将墅乞甥。

季世炎凉几市道,古人生死见交情。

与公到老宜同社,倡率乡人逊畔耕。

(0)

三教赞

此三胜流,一笑聚头。其道不同,曷相为谋。

至哉儒先,问礼于李。李从竺乾,逮真实际。

商隐于李,白眉最良。曰师师师,其来自唐。

车适大方,万里一辙。差之毫釐,肝胆楚越。

(0)

送觉藏主归华藏

遁庵胸次太湖宽,偃岳旋岚鼓不湍。

老手惯曾谙水脉,也须观水又观澜。

(0)

怀归四首·其四

何须骑鹤与腰缠,欲傍家山问一廛。

任是五经俱扫地,可容四海欠弥天。

白砂自养真铅汞,玄草重纫断简编。

更絇梅花窗外树,曲肱听雨听风眠。

(0)

佛眼侍者祖元血书华严八十卷以报母细而楷花石纲初得之藏诸塔寺后复失之复得之于京师

楚云血指书法华,藏诸衡山竺仙家。

自言剖匣待慈氏,凡指试触轰雷车。

思溪不落衡山后,行缀蝇头三十九。

停匀瘦劲妙钟王,初终一字亡差谬。

阿元曾透龙门去,失却登门最初步。

笔端佛语血滴滴,直下发明根本部。

一尘具有一卷经,破尘出经不动尘。

尘尘刹刹尽三昧,一字一行皆正因。

静想生初常反照,雱然母血知多少。

一支馀沥何足云,贝叶悉书酬不了。

莲花七卷六万言,净明海眼伯仲间。

诸经一写复屡写,大经血脉俱相关。

六丁畴曩曾搜索,青毡解后铜驼陌。

千金购得喜欲颠,十袭载归花石船。

恍如光焰腾双剑,夜夺龙光寒不焰。

遂令合浦有还珠,毋令沧海有遗珠。

(0)
诗词分类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诗人
陈尧咨 苏佑 李绂 黄绍箕 陈叔达 关盼盼 赵顼 李忱 刘义隆 鲍寿孙 窦叔向 刘伶 陈玉璂 宝鋆 孟简 林之奇 陈文烛 崔护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