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三教赞》
《三教赞》全文
宋 / 释居简   形式: 四言诗

此三胜流,一笑聚头。其道不同,曷相为谋。

至哉儒先,问礼于李。李从竺乾,逮真实际。

商隐于李,白眉最良。曰师师师,其来自唐。

车适大方,万里一辙。差之毫釐,肝胆楚越。

(0)
鉴赏

这首《三教赞》由宋代诗人释居简所作,以独特的视角赞美了儒、佛、道三教的融合与和谐。诗中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和对比手法,展现了三教在不同领域的独特贡献和相互之间的联系。

“此三胜流,一笑聚头。” 开篇即以“三胜流”喻指儒、佛、道三教,形象地描绘了三教人士相聚的情景,通过“一笑聚头”展现出他们之间和谐共处的氛围。

“其道不同,曷相为谋。” 接着指出三教虽然各有不同的理论体系和实践路径,但并不妨碍他们之间的交流与理解,强调了三教之间的互补性和包容性。

“至哉儒先,问礼于李。” 赞美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文中以“李”代指),指出他向李耳(道家代表人物)学习礼仪,体现了儒道两家思想的交融。

“李从竺乾,逮真实际。” 继续阐述道家从印度(竺乾)引入真谛,强调了道家对佛教思想的吸收与融合。

“商隐于李,白眉最良。” 引入商隐(李商隐)的例子,说明他在李氏道家思想中的重要地位,同时以“白眉最良”来赞誉他的贡献。

“曰师师师,其来自唐。” 提到唐代的师承关系,强调了三教在唐代的传承与发展,以及这一时期三教融合的繁荣景象。

“车适大方,万里一辙。” 以“车适大方,万里一辙”比喻三教在宏观上虽各有特色,但在根本上追求的都是大道,象征着三教在精神层面的统一与和谐。

“差之毫釐,肝胆楚越。” 最后一句以细微的差别比喻三教在具体实践中的差异,但强调了这些差异并不会导致彼此间的隔阂,而是各自发挥所长,共同促进社会的进步与和谐。

整首诗通过对三教融合的赞美,表达了作者对于多元文化共存、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同时也体现了宋代文人对于传统文化深刻的理解与尊重。

作者介绍

释居简
朝代:宋

释居简(一一六四~一二四六),字敬叟,号北涧,潼川(今四川三台)人。俗姓龙(《补续高僧传》卷二四作王)。依邑之广福院圆澄得度,参别峰涂毒于径山,谒育王佛照德光,走江西访诸祖遗迹。历住台之般若报恩。后居杭之飞来峰北涧十年。起应霅之铁佛、西余,常之显庆、碧云,苏之慧日,湖之道场,诏迁净慈,晚居天台。理宗淳祐六年卒,年八十三,僧腊六十二。
猜你喜欢

杨林桥

野水平桥路,行行霁景开。

地名时记取,他日或重来。

(0)

黄李四生习易小陂寒窗旬月间六经风雪赋此以劳之

新功近喜四生深,夙夜沈潜四圣心。

六出六经功愈苦,冻毫特赋雪窗吟。

(0)

次种湖

乡邻宗党总欣欣,旋摘霜柑意甚真。

送送长村不知远,华颠应念客归人。

(0)

平林舟中·其二

平林山后又看山,知在钱塘胜槩间。

老大薄游颜独厚,绝无新句脍人寰。

(0)

牧大同原杨林坑即事

既辍黄岚游,却入同原嬉。

三阳时向交,暖律回春晖。

人情惜旧好,物熊含新辉。

悠哉四圣心,静向林间窥。

单骑日日来,飘飘澹忘归。

偶携二三子,丽泽同箴规。

(0)

游黄岚坑

微雨霁芳原,散步春溪曲。

欢呼及童竖,策马驱黄犊。

入崦竹翛翛,面冈杉簇簇。

展我怀中书,坐向林间读。

不有巢许心,那知箕颍躅。

但得风日佳,朝朝来此牧。

(0)
诗词分类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诗人
高拱 薛涛 完颜亮 李隆基 明本 杨广 陆云 李渔 李杰 程颢 袁崇焕 沈括 王同祖 费宏 萧统 朱瞻基 黄清老 李齐贤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