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偈颂八十五首·其五十七》
《偈颂八十五首·其五十七》全文
宋 / 释妙伦   形式: 偈颂

秋山色老,秋树叶零。秋云影乱,秋水波澄。

伸手缩手,取之不得,开眼合眼,视之无形。

五湖衲子,披披搭搭,哆哆和和。

那里秤量,者边匹配。

瑞岩老汉却不敢与之较重较轻,斤两分明。

(0)
鉴赏

这首宋朝时期的禅宗偈颂,以秋天的景色为引,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邃的画面。"秋山色老,秋树叶零",寥寥八字,便勾勒出秋意渐浓、万物凋零的景象,寓含了岁月流转、生命无常的哲理。

"秋云影乱,秋水波澄",通过云影的纷扰和秋水的清澈,展现了自然界的动态与静态之美,暗示了心境的空灵与禅意的深远。"伸手缩手,取之不得,开眼合眼,视之无形",进一步阐述了世间万物的虚幻,以及对世俗追求的超脱态度。

"五湖衲子,披披搭搭,哆哆和和",形象地描绘了僧侣的简朴生活状态,以及他们内心的平静与和谐。"那里秤量,者边匹配",表达了对世间权衡和比较的否定,强调的是内心的平衡与自在。

最后,"瑞岩老汉却不敢与之较重较轻,斤两分明",以瑞岩老汉自谦的姿态,表达了禅宗中不执着于外在事物,追求内心平等与纯净的精神境界。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自然景象为载体,融入禅宗思想,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内在清净的心境,富有哲理性和艺术感染力。

作者介绍

释妙伦
朝代:宋

释妙伦(一二○一~一二六一),号断桥,俗姓徐,台州黄岩(今属浙江)松山人,又号松山子。年十八,依其叔永嘉广慈院宗嗣论禅师出家,即剃发投礼。不满一年行脚,首见谷源道于瑞岩,次年谒灵隐。理宗淳祐元年(一二四一),初住台州瑞峰祇园禅寺。十年(一二五○),迁瑞岩净土禅寺。后迁天台国清教忠禅寺。宝祐四年(一二五六),迁临安府净慈报恩光孝禅寺。景定二年卒,年六十一。有文宝等编《断桥妙伦禅师语录》二卷,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及所附《行状》。
猜你喜欢

远别离

君不见青天之月,三五缺,三五满。

惟有别离愁,千秋万古何时断。

忆昨郎远行,城南柳飞絮。

迢迢出居延,匹马随都护。

今年得郎书,犹在天山戍。

黄河入大荒,白草迷归路。

夏日青无光,胡风起朝暮。

不若路旁尘,随郎马蹄去。

妾居但守节,郎去当封侯。

昔为白门燕,双栖江上楼。

今作陇头水,呜咽东西流。

时凭万里梦,夜到西梁州。

三十六部犹未灭,良人那得朝金阙。

可怜池上紫鸳鸯,白头生死不相忘。

(0)

枢密院椽曹李至刚从帖木公守耽罗一年诏回京师遇风抵曹泾明年夏复蹈海北上诗以送之

白洋十月行人苦,北风簸浪鱼龙舞。

黑洋六月南风回,海客椎牛赛彭祖。

使者迢迢入帝畿,连艘夜发迅如飞。

六鳌尚戴三山起,一鹤初从万里归。

张仪虽困犹存舌,置酒都门歌激烈。

丈夫得官贵少年,腐儒穷经空白发。

(0)

拟出塞曲·其二

早从汉捕虏,万里唯一身。

军中已三年,苦乐安可陈。

但见陇底雪,不识陇头春。

北风利刀剑,肌肤皆尽皴。

天王正开边,讵恤中国民。

(0)

题诚道原潇湘八景·其五平沙落雁

群雁来衡阳,亦如万里客。

日暮空俳佪,欲去饥无食。

兼葭暗汀洲,惊飙吹倦翼。

上林须春归,宁为罗网得。

(0)

题诚道原潇湘八景·其三渔村夕照

羲和忽西匿,阡陌散馀辉。

澄江度双翼,遥岑明半规。

孤烟野店起,归人一何迟。

遗荣羡父老,衰白无所悲。

(0)

恭纪恩赐诗·其五赐香

赐来龙挂御奁香,焚向斋庐坐夜长。

人间尘暑俱消尽,身在钧天玉案傍。

(0)
诗词分类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诗人
区元晋 王廷陈 林熙春 王汝玉 吴妍因 胡仲弓 释道潜 张天赋 黎遂球 朱祖谋 吕陶 王邦畿 王立道 曹于汴 郑学醇 游朴 黄淮 方一夔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