饵君金精花,能令发不白。
祗恐相见时,恩情非夙昔。
饵君金精花,能令发不白。
祗恐相见时,恩情非夙昔。
这首诗《怨歌(其二)》由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诗人屈大均所作,通过“饵君金精花,能令发不白”这两句,展现了诗人对某种神奇之物的描述,该物似乎能使人保持青春不老,头发不再变白。然而,“祗恐相见时,恩情非夙昔”,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这种改变带来的复杂情感,担忧在与对方重逢之时,原有的深厚情感可能已不再是往日的模样。
整首诗以一种略带神秘色彩的元素作为引子,探讨了时间流逝、情感变化的主题。诗中既蕴含着对青春永驻的渴望,又隐含着对情感变迁的忧虑,展现出人性中对美好事物追求的同时,对未知变化的恐惧和不安。这种情感的细腻描绘,使得《怨歌(其二)》不仅是一首关于个人情感的抒发,更触及了普遍的人性思考,具有深刻的情感共鸣和哲学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