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沉分派异,方外一轮孤。
海底清天镜,潭中碧眼珠。
千重排雪岸,半偈彻冰壶。
递印宗门后,人天作楷模。
深沉分派异,方外一轮孤。
海底清天镜,潭中碧眼珠。
千重排雪岸,半偈彻冰壶。
递印宗门后,人天作楷模。
这首诗描绘了洞山泉的独特与纯净之美。诗人以“深沉分派异,方外一轮孤”开篇,将洞山泉置于一个超凡脱俗的境界之中,仿佛它独立于尘世之外,自成一格。接着,“海底清天镜,潭中碧眼珠”两句,运用比喻手法,将洞山泉比作清澈如镜的海底和碧绿的眼珠,形象地展现了其水体的清澈与深邃。
“千重排雪岸,半偈彻冰壶”进一步渲染了洞山泉的壮观景象,千层雪白的岸边映衬着清澈的泉水,仿佛是冰壶中倒映出的半偈禅语,既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丽,也暗示了内心的宁静与智慧。最后,“递印宗门后,人天作楷模”表达了洞山泉作为自然界的典范,对人们心灵的启迪与教化作用,如同宗门之印,成为人与天之间的楷模。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洞山泉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其自然景观的美丽,更蕴含了深刻的哲理思考,体现了中国古典诗歌中自然与人文相融合的艺术魅力。
君不见武夷九曲溪之东,三峰号为玉女峰。
当时嫁与大王峰,至今栉雨而梳风。
又不见庐山三叠江之湄,大姑小姑凡两矶。
小姑聘与彭郎矶,至今波眼而浪眉。
湘夫人寂寞湘水滨,巫山女窈窕巫峡浦。
亦有有情者,亦有无情者。
鬼物托物以为灵,俗子谓之山石精。
吾来丫头岩下坐,已觉此身本非我。
朝云暮雨或有之,年来心下已无火。
两峰相并各魅崒,对人长是娇媚色。
过者见此如双鬟,云鬙雾鬓苍苔发。
我来适值天方秋,孤怀暗抱不能愁。
岩下行人几回老,此岩依旧唤丫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