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红云亭即事五首·其一》
《红云亭即事五首·其一》全文
宋 / 方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一行城外路,事事胜城中。

是处稻争绿,谁家莲忽红。

深篱幽户闭,小水暗渠通。

独坐谋诗句,何人识此翁。

(0)
注释
城外:远离城市的。
路:道路。
事事:每一件事。
胜:超过。
城中:城市内部。
是处:到处。
稻:稻谷。
争绿:争相展示绿色。
谁家:哪一家。
莲:莲花。
忽红:突然变红。
深篱:高高的篱笆。
幽户:隐蔽的门户。
闭:关闭。
小水:小溪。
暗渠:隐蔽的水道。
独坐:独自坐着。
谋诗句:构思诗句。
何人:谁。
识:理解。
此翁:这位老人。
翻译
城外的道路,一切似乎都优于城内。
处处稻田生机勃勃,哪家的莲花忽然间变得鲜红。
深深的篱笆围着幽静的门户,小溪暗流通过隐蔽的小渠。
独自坐着构思诗句,又有谁能理解这位老者呢?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的田园生活画面。"一行城外路,事事胜城中"表达了诗人对城外自然景物的喜爱和向往,认为这里的一切都比喧闹的城市生活更加迷人。"是处稻争绿,谁家莲忽红"写出了夏季田野中稻禾竞相发绿,以及偶然间某家池塘中的荷花绽放,这些景象展现了大自然的生机与美丽。

"深篱幽户闭,小水暗渠通"则描绘了一种隐逸的生活,诗人居住在深邃的竹篱围护之下,门户紧闭,但小溪依然潺潺流过,形成一条不为人知的小径,这是诗人与世隔绝、享受宁静的写照。

"独坐谋诗句,何人识此翁"表达了诗人的独自思考和创作诗歌的心情,以及对自己隐逸生活状态的自我认同。这里的"何人识此翁"含有一种自嘲和无奈,或许是在反问,在这样一个与世隔绝的环境中,是否还有人能理解他的内心世界和文学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和个人隐逸生活的抒写,展现了诗人对于宁静、自然和独处的向往,以及他对于内心世界的深刻体验。

作者介绍
方回

方回
朝代:宋   字:万里   号:虚谷   籍贯:宋元间徽州歙县   生辰:1227—1307

(1227—1307)宋元间徽州歙县人,字万里,号虚谷。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猜你喜欢

即事·其七

探报无虚日,淮东有捷音。

周王方北伐,蠢动敢南侵。

四海当多事,群公在一心。

祖宗功业盛,德泽结民深。

(0)

杂诗绝句十七首·其十三

度水红蜻蜓,傍人飞款款。

但知随船轻,不知船去远。

(0)

东城送运判马察院

春风骋巧如剪刀,先裁杨柳后杏桃。

圆尖作瓣得疏密,颜色又染燕脂牢。

黄鹂未鸣鸠欲雨,深园静墅声嗷嗷。

役徒开汴前日放,亦将决水归河槽。

都人倾望若焦渴,寒食已近沟已淘。

何当黄流与雨至,雨深一尺水一篙。

都水御史亦即喜,日夜顺疾回轻舠。

频年吴楚岁苦旱,一稔未足生脂膏。

吾愿取之勿求羡,穷鸟困兽易遁逃。

我今出城勤送子,沽酒不惜典弊袍。

数途必向睢阳去,太傅大尹皆英豪。

试乞二公评我说,万分岂不益一毛。

国给民苏自有暇,东园乃可资游遨。

(0)

依韵和行之枇杷

五月枇杷黄似橘,谁思荔枝同此时。

嘉名已著上林赋,却恨红梅未有诗。

(0)

顶山

雨歇黄梅后,秋生麦熟前。

偶同金马客,来访玉龙泉。

竹叶一尊酒,榴花五月天。

不妨扶拄杖,行到白云边。

(0)

舣舟

袅袅垂杨岸,无人独舣舟。

风波尝险阻,身世任沉浮。

邃径中间接,寒溪左右流。

冥心来宴坐,浩荡得天游。

(0)
诗词分类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诗人
程嘉燧 陈三立 薛能 张继先 钱谦益 邓肃 黄滔 鲍照 杨载 薛时雨 姚勉 赵嘏 袁宗道 段成己 朱元璋 周邦彦 魏初 李舜臣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