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城外路,事事胜城中。
是处稻争绿,谁家莲忽红。
深篱幽户闭,小水暗渠通。
独坐谋诗句,何人识此翁。
一行城外路,事事胜城中。
是处稻争绿,谁家莲忽红。
深篱幽户闭,小水暗渠通。
独坐谋诗句,何人识此翁。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的田园生活画面。"一行城外路,事事胜城中"表达了诗人对城外自然景物的喜爱和向往,认为这里的一切都比喧闹的城市生活更加迷人。"是处稻争绿,谁家莲忽红"写出了夏季田野中稻禾竞相发绿,以及偶然间某家池塘中的荷花绽放,这些景象展现了大自然的生机与美丽。
"深篱幽户闭,小水暗渠通"则描绘了一种隐逸的生活,诗人居住在深邃的竹篱围护之下,门户紧闭,但小溪依然潺潺流过,形成一条不为人知的小径,这是诗人与世隔绝、享受宁静的写照。
"独坐谋诗句,何人识此翁"表达了诗人的独自思考和创作诗歌的心情,以及对自己隐逸生活状态的自我认同。这里的"何人识此翁"含有一种自嘲和无奈,或许是在反问,在这样一个与世隔绝的环境中,是否还有人能理解他的内心世界和文学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和个人隐逸生活的抒写,展现了诗人对于宁静、自然和独处的向往,以及他对于内心世界的深刻体验。
春风骋巧如剪刀,先裁杨柳后杏桃。
圆尖作瓣得疏密,颜色又染燕脂牢。
黄鹂未鸣鸠欲雨,深园静墅声嗷嗷。
役徒开汴前日放,亦将决水归河槽。
都人倾望若焦渴,寒食已近沟已淘。
何当黄流与雨至,雨深一尺水一篙。
都水御史亦即喜,日夜顺疾回轻舠。
频年吴楚岁苦旱,一稔未足生脂膏。
吾愿取之勿求羡,穷鸟困兽易遁逃。
我今出城勤送子,沽酒不惜典弊袍。
数途必向睢阳去,太傅大尹皆英豪。
试乞二公评我说,万分岂不益一毛。
国给民苏自有暇,东园乃可资游遨。
五月枇杷黄似橘,谁思荔枝同此时。
嘉名已著上林赋,却恨红梅未有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