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即事·其七》
《即事·其七》全文
宋 / 章甫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探报无虚日,淮东有捷音。

周王方北伐,蠢动敢南侵。

四海当多事,群公在一心。

祖宗功业盛,德泽结民深。

(0)
注释
探报:情报。
无虚日:每天都有。
淮东:地名,指淮河东部地区。
捷音:胜利的消息。
周王:古代中国的一个君主,这里可能指周朝的国王。
北伐:向北出兵攻打。
蠢动:暗指小规模的敌对行动。
南侵:向南侵犯。
四海:天下,此处泛指全国。
多事:动荡不安,事情繁多。
群公:众多官员。
一心:团结一致。
祖宗:祖先。
功业:功绩。
盛:盛大,辉煌。
德泽:恩惠和恩德。
结民深:深入人心,影响深远。
翻译
每天都传递情报,淮东传来好消息。
周王正向北出兵讨伐,南方的小动作怎敢侵犯。
天下正值多事之秋,众臣团结一心。
祖先的功绩辉煌,恩德深深惠及百姓。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章甫所作的《即事》组诗中的第七首。章甫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对时局的关注和对国家安定的期盼。首句“探报无虚日”揭示了情报传递的频繁与准确,显示出朝廷对边防动态的密切关注。接着,“淮东有捷音”传达出淮河东部地区军事上的胜利消息,显示了宋军的战斗力。

“周王方北伐,蠢动敢南侵”暗指朝廷正在进行积极的防御策略,威慑潜在的敌人,强调了南方边境的稳定。诗人认为,在这样的背景下,“四海当多事”,意味着全国上下正面临诸多挑战,需要团结一致应对。

“群公在一心”赞扬了朝廷官员们的团结和忠诚,他们共同为国家的繁荣和安全付出努力。最后两句,“祖宗功业盛,德泽结民深”,高度评价了祖辈留下的丰功伟绩以及这些成就给百姓带来的深远影响,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深厚根基的认同和对未来的希望。

整体来看,这首诗体现了诗人对于国家治理和边防稳固的赞赏,以及对国家未来发展的乐观期待。

作者介绍

章甫
朝代:宋

猜你喜欢

西河.李佛翼丧其冢嗣俪韩部郎,以词唁之

何世事。天公嫁恨吾子。

湘山树赭麓云颓,病魂去咫。

故巢邻笛倚谁闻,梅花吹堕无气。芋园径,翁倦倚。

交如玉树频侍。胎奇旧坞,过斜阳、尚思负米。

箧衣抖擞帝京尘,苍茫惊换朝市。

劫余巷口尚故第。蒿吟动、王谢邻里。

除酒埋忧何地。

趁兵休、社续招翁,一醉同哭兴亡,沧桑里。

(0)

摊破浣溪纱·其四

逻逤檀槽肯化灰。海藏楼阁有奔雷。

一片楚园红叶水,接天来。

曲换桃花成小劫,祸原甘露是谁胎。

又到旧时亡国地,莫登台。

(0)

满庭芳.寿姚芷陔通守母夫人八十

爵献垣平,枕扶仙岱,娇春不锁蓬莱。

天吴驱海,倾作寿筵杯。

镌遍翠妫苕玉,江皋佩、彩眩珠胎。

翠衣斓,湘天画轼,谐凤下琴台。

曼寿兰亭初禊,人思滂母,史颂斑才。

轶古稀灵算,九九图开。

玉笛落梅声碎,雏鸾舞、齐向瑶阶。

欣重荷,万年恩湛,鸯诰圣人裁。

(0)

洞仙歌·其六

灯前屏角,算迷藏未远。欺负卿卿有谁敢。

只深颦浅笑,半晌偎侬,都写入、那夕琴心箫眼。

一双金臂钏,特地除伊,逗响鸳帏怕人管。

加放一重帘,莫误鹦哥,又窥见、被池红满。

且不碍、双星渡银河,更后夜明朝,枕边同算。

(0)

莺啼序.连句,和梦窗韵

清明又催过了,有啼红入户。

隔斜照、天外朱廊,那边帘影吹暮。

缀青子、枝头暗满,阴阴几日成芳树。

怨东风容易,飘零一池飞絮。

十里扬州,媚脸断粉,悄吹香似雾。

指阑角、曾掏春纤,笑桃人寄情素。

系斑骓、依依细柳,乱愁织、柔丝千缕。

翠堤阴,双桨来时,乍惊眠鹭。

兰因待证,蕙约教寻,更垂念倦旅。

奈恨袅、倩影奁际,宝篆芬冷,两地柔肠,泪珠悬雨。

横塘路杳,情波双掬,分流何事郎行速。

送征帆,又没湖南渡。

空怜碧玉,无端数点梅花,似梦暗坠香土。

清歌易感,况是钿箫,唱小红白苎。

渐半晌、吟魂敲碎,化了离痕,紫燕文鸾,昵人娇舞。

谁知锦瑟,年华偷换,青衫重到寻旧馆,但荒尘、栖老鸳鸯柱。

还将水驿山邮,画入银屏,认侬在否。

(0)

金缕曲.湘社集既镌,乃以业稿瘗于蜕园西隅,碣曰诗冢。以词二阕媵之,并柬诸子同作·其一

廿六年间语。谩凭伊、诗来累我,驱之不去。

楚畹春蕤湘客泪,洒作满江愁雾。

看白日、鱼龙掀舞。

怕是人间无住着,好寻他、一片西园土。

聊荷锸,且埋汝。湘州灵气能千古。

数当时、帘栊十二,酒徒三五。

湖海元龙争自喜,莫诧韩穷相遇。

任词魄、沉埋花坞。

浩劫红心春烧冷,有白虹、绕遍楼阴树。

天莫问,恐相妒。

(0)
诗词分类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李群玉 刘挚 段克己 张纲 陈孚 戴叔伦 宋之问 曹操 王令 俞明震 沈宜修 吴敬梓 况周颐 李咸用 蔡伸 柳贯 宋濂 吴伟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