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赠毛仙翁》
《赠毛仙翁》全文
唐 / 崔元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莫将凡圣比云泥,椿菌之年本不齐。

度世无劳大稻米,升天只用半刀圭。

人间嗟对黄昏槿,海上闲听碧落鸡。

旌节行中令引道,便从尘外踏丹梯。

(0)
注释
凡圣:凡人与圣人。
云泥:比喻地位或价值的极大差距。
椿菌之年:比喻长寿,椿树和菌类常被视为长寿象征。
大稻米:比喻世俗的富足。
半刀圭:极少量的药物,比喻修炼所需的极少物质。
黄昏槿:指傍晚开放又迅速凋谢的木槿花,象征生命的短暂。
碧落鸡:传说中的仙禽,象征天界。
旌节:古代官吏出行时的仪仗。
丹梯:红色的阶梯,象征通往仙境的道路。
翻译
不要将凡人和圣人相比如尘土和泥土,他们的寿命长短本来就不一致。
度过世间无需奢华的大米,升天仅需少许灵药而已。
人间感叹面对傍晚的槿花,海上的我悠闲倾听天籁之音。
在行进的队伍中,命令引导道路,就从世俗之外踏上通往仙界的红霞阶梯。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崔元略所作,名为《赠毛仙翁》。诗中充满了对道家修炼成仙的向往和赞美。

“莫将凡圣比云泥,椿菌之年本不齐。”

这两句话通过云泥来形象地表达了普通人与圣人的区别,指出他们寿命不同,意在强调道家修炼能够超脱尘世的束缚,达到长生不老的境界。

“度世无劳大稻米,升天只用半刀圭。”

这两句则是说修炼者不需要像普通人一样辛勤劳作,只需少量的精华(半刀圭)即可攀登仙界,反映了道家追求简约而高效的修炼之法。

“人间嗟对黄昏槿,海上闲听碧落鸡。”

这两句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的生活状态。诗人在黄昏时分与人间告别,在海上悠然自得地聆听着仙鹤(碧落鸡)的叫声。

“旌节行中令引道,便从尘外踏丹梯。”

最后两句表达了修炼者依照正确的指引,顺利地通过丹道的修炼步骤,从而摆脱凡尘,达到仙界。这里的“旌节”、“丹梯”都是道家修炼的象征。

整首诗语言流畅,意境超逸,充分展现了诗人对道教追求不朽的精神世界的向往和赞美。在此,我们可以感受到古代文人对于生命意义和精神追求的一种独特理解。

作者介绍
崔元略

崔元略
朝代:唐   籍贯:今聊城   生辰:824

崔元略,唐代大臣。今聊城人。第进士。更辟诸府,累迁京兆尹,徙左散骑常待。因与崔植素有隙,崔植当国后,被贬黔南观察使,兼御史中丞。后转任鄂州刺史、鄂岳都团练观察使。唐长庆四年(824),拜大理卿。敬宗初,还京兆尹,兼御史大夫。后为御史劾奏,迁任户部侍郎。太和三年(829),转户部尚书,次年判度支。五年(831)检校吏部尚书,出为东都留守、畿汝防御使。是年,又迁滑州刺史、义成节度使。卒后赠左仆射。
猜你喜欢

宿东山村舍

八十雪眉翁,灯前屡歔欷。

问之尔何者,不语惟抆泪。

良久云老矣,未始逢此事。

种粟满川原,幸已皆茂遂。

喜闻欲登熟,近复失所冀。

有虫大如蚕,日夜啮其穗。

群鸦利虫食,剪摘俱在地。

驱呵力难及,十止馀三四。

供家固未足,王税何由备。

瘠土耕至骨,所得几何利。

又令遭此祸,不晓上天意。

在世幸许年,必以饥馑死。

闻之不敢诘,但愧有禄位。

移灯面空壁,到晓曾不寐。

(0)

晋铭

长安鬻碑者,遗我古鼎铭。

不知其所来,有眼实未经。

凡百十九字,诡怪摹物形。

纵横下点画,不类子与丁。

试考诸传说,其源已冥冥。

宣王石鼓文,气韵殊飘零。

始皇峄山碑,骨骼何竛竮。

我恐鬼哭时,正为此物灵。

安得不死神,提去询大庭。

为我译其辞,读之骇群听。

(0)

夏秀才江居五题·其三天隐洞

层崖削青瑶,谁昔此镌镂。

潭潭斗孤洞,中可百人受。

巑岏列岫绕,汹涌大江漱。

虞卿方著书,入此几年就。

(0)

苦热行

黄人顿驾留天中,金鸦吐火烧碧空。

炎光染云耸岌岌,旱气烁土飞蓬蓬。

龙摇乾胡不作雨,虎裂渴吻无生风。

安得有术擘海水,入底一扣鲛人宫。

(0)

西崦道友

西崦入深窅,幽茅藏隐仙。

虚窗画云篆,净几校灵编。

绝巘耸玉干,危岩泻珠涎。

相留饭青䭀,人世凡几年。

(0)

早秋山水砚屏

晚霭隔远岫,秋容入平林。

方素仅盈尺,岩谷能许深。

(0)
诗词分类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诗人
林光朝 邓剡 郑樵 崔与之 刘孝威 蒋捷 罗适 钟惺 王羲之 张俞 魏徵 王安礼 赵祯 欧阳炯 于鹄 颜延之 林纾 郭子仪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