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思兮在衡阳,欲往从之湘水长。
父兮驱车五马良,为国经营筋力强。
坐纡筹策驯蛮羌,指挥军饷收夜郎。
出门四顾谁相将,瞻依斗极怀君王。
思之不见心烦伤。
我所思兮在衡阳,欲往从之湘水长。
父兮驱车五马良,为国经营筋力强。
坐纡筹策驯蛮羌,指挥军饷收夜郎。
出门四顾谁相将,瞻依斗极怀君王。
思之不见心烦伤。
这首明代冯惟健的《拟四愁诗(其一)》以深情的笔触描绘了一位思乡之情与忠君报国之心交织的士人形象。诗人以“我所思兮在衡阳”开篇,表达了对远方亲人或理想之地的深深思念,而湘水的漫长则象征着归途的遥远和困难。
接下来,诗人描述了父亲的形象,他驾驭着五匹骏马,积极参与国家的治理,显示出他的才能和坚韧,“为国经营筋力强”。诗人通过描绘父亲的辛劳,暗示了自己的家国情结和对父亲的敬仰。
“坐纡筹策驯蛮羌,指挥军饷收夜郎”两句,进一步展现了父亲在边疆的军事才能,他运筹帷幄,管理蛮夷,确保军需供给,显示出他的英勇和责任感。然而,尽管如此,诗人仍感到孤独,“出门四顾谁相将”,表达了对并肩作战伙伴的渴望。
最后,诗人抬头望向北斗,寄托对君王的忠诚和思念,“瞻依斗极怀君王”,表明自己虽身处异地,但心中始终挂念着国家和君主。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有个人的离愁,又有对国家的忧虑,体现了士人的家国情怀。
君不见少君诧安期海上之枣,又不见坡仙咏安期宅边之蒲。
枣失其种岂复得,蒲生于涧何时无。
涧流涓涓浅可涉,牵蔓披沙搜九节。
仙家自欲供仙饵,灵根不容凡齿齧。
循涧探奇岩石幽,瀑音迎耳锵琅球。
阴壑常寒失炎热,终日自雨鸣春秋。
振衣策足崔嵬顶,跨历列缺凌倒景。
天风海涛撼宇宙,神清骨冷肝胆醒。
声传九霄景泰钟,更上上方梯晴空。
两眼有尽天不尽,沧溟浩与银河通。
指顾神山似非远,弱水谁云隔三万。
乘风直到金银台,握手安期话蒲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