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报升兴化》
《报升兴化》全文
明 / 区元晋   形式: 七言律诗

捧接升书拜衮龙,隼旟从此入闽东。

身轻琴鹤还疑累,家远云山转觉重。

奕叶每思世德厚,三朝难报国恩隆。

劝耕本是朱轮职,卖剑期收渤海功。

(0)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区元晋的《报升兴化》诗,以深沉的笔触描绘了主人公从京城被任命为地方官后,对家乡与国家责任的深刻思考与情感交织。

首联“捧接升书拜衮龙,隼旟从此入闽东”,开篇即点明主人公从朝廷获得晋升的消息,即将前往福建东部任职。这里,“衮龙”象征着皇帝的权威和荣耀,“隼旟”则是古代官员出行时所用的仪仗,形象地展示了主人公即将离京赴任的情景。

颔联“身轻琴鹤还疑累,家远云山转觉重”,通过“琴鹤”这一传统意象,表达了主人公对即将远离家乡、肩负重任的复杂心情。琴鹤象征着文人雅士的清高与淡泊,同时也暗含着对官场可能带来的压力与困扰的担忧。“身轻”与“疑累”形成对比,凸显了主人公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颈联“奕叶每思世德厚,三朝难报国恩隆”,进一步揭示了主人公对于家族传承与国家恩赐的深深感激之情。这里的“奕叶”指代家族的延续,强调了家族荣誉与社会责任的重要性;“三朝”则代表了多次任职或多次受到国家的恩惠,表达了主人公对国家深厚恩情的难以回报之感。

尾联“劝耕本是朱轮职,卖剑期收渤海功”,点明了主人公作为地方官的主要职责——劝导百姓耕作,这是他作为官员的基本使命。同时,“卖剑”一词,既是对前文“疑累”的回应,也暗示了主人公希望在新的职位上有所作为,期待通过自己的努力为国家做出贡献,实现更大的功绩。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主人公对个人命运与国家责任的深刻思考,也体现了明代文人士大夫对于家族荣誉、国家恩赐以及地方治理的重视与责任感。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丰富的象征手法,诗人成功地传达了这一主题,使读者能够感受到其中蕴含的历史文化韵味和人文精神价值。

作者介绍

区元晋
朝代:明

区元晋,字惟康。新会人。越子。明世宗嘉靖四年(一五二五)举人。官云南镇南知州,晋福建兴化府同知。著有《见泉集》。清温汝能《粤东诗海》卷二一、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二七四等有传。区元晋诗,以附于明万历四十四年刻区越撰《乡贤区西屏集》之《区奉政遗稿》为底本,参校一九五四年重印《区西屏见泉二公合集》中之《奉政区见泉公遗集》。
猜你喜欢

答天台梵才吉公寄茶并长句

山中啼鸟报春归,阴阆阳墟翠已滋。

初笋一枪知探候,乱花三沸记烹时。

佛天甘露流珍远,帝辇仙浆待汲迟。

饫罢翛然诵清句,赤城霞外想幽期。

(0)

历日

历日从头又一新,直饶燕雀喜新晴。

梅花献岁无边景,喜鹊今朝第一声。

柳眼知时王幕绿,草心报国汉朝青。

日晴夜雨丰年兆,雨过云开月满庭。

(0)

临江仙·其三

直自凤凰城破后,擘钗破镜分飞。天涯海角信音稀。梦回辽海北,魂断玉关西。

月解重圆星解聚,如何不见人归?今春还听杜鹃啼。年年看塞雁,一十四番回。

(0)

鱼游春水

林梢听布谷。郭外舒怀仍快目。

平田浩荡,㶁㶁泉鸣暗谷。

香稻吐芒针棘细,秀麦摇风波浪绿。

山童野老,意亲情热。我待休官弃禄。

屏迹幽闲安退缩。渭川千亩修篁,巑巑绀玉。

顾盼滩流萦八节,呼吸湖光穿九曲。

贪求自乐,尽忘尘俗。

(0)

书灯·其二

玉楼夜费烛荧荧,祗得眼前歌舞明。

照破三千年外事,书生元不用长檠。

(0)

小梓人家

生来拙性嗜清幽,因过山家为小留。

顶笠儿归行树杪,提瓶妇去汲溪头。

参天老竹当门碧,尽日寒泉绕舍流。

我料草堂犹未架,规模已被野人偷。

(0)
诗词分类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诗人
萧悫 蔡确 长孙无忌 周济 阮逸女 谈迁 李密 汪之珩 李好古 子兰 蒲松龄 林古度 颜之推 张溥 方维仪 洪遵 纪映淮 刘珏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