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自凤凰城破后,擘钗破镜分飞。天涯海角信音稀。梦回辽海北,魂断玉关西。
月解重圆星解聚,如何不见人归?今春还听杜鹃啼。年年看塞雁,一十四番回。
直自凤凰城破后,擘钗破镜分飞。天涯海角信音稀。梦回辽海北,魂断玉关西。
月解重圆星解聚,如何不见人归?今春还听杜鹃啼。年年看塞雁,一十四番回。
这首词是宋代词人朱敦儒的《临江仙·其三》,通过对比现实与历史,表达了词人对于国破家亡的深切哀痛和无尽的怀念。开篇“直自凤凰城破后,擘钗破镜分飞”一句,以凤凰城为象征,用“擘钗破镜”来形容物是人非,传达了词人的哀伤之情。接下来的“天涯海角信音稀”则表明消息难以得到,增添了一份隔绝与寂寞。
“梦回辽海北,魂断玉关西”一句中,“梦回辽海北”暗示了词人对失去的疆土的无尽追忆,而“魂断玉关西”则表现出词人的悲痛和心灵的撕裂。紧接着,“月解重圆星解聚,如何不见人归”一句中,以月亮重新圆满、繁星再次聚集为背景,更深化了对逝去时光的无奈与对家国破碎的哀愁。
最终两句“今春还听杜鹃啼。年年看塞雁,一十四番回”则通过词人在春天听到杜鹃鸣叫声,和每年看到边塞上的大雁迁徙来去,反复提及了时间的流转与个人命运的无常,增添了一份深沉的历史感和个人的宿命感。整首词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以及对往昔时光的回忆,表达了词人对于失去的美好时代的深切怀念和对现实的无奈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