鸥鹭之与侣,竹石之与居。
子虚亡是公,付之渴相如。
鸥鹭之与侣,竹石之与居。
子虚亡是公,付之渴相如。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然物外的隐逸生活。"鸥鹭之与侣,竹石之与居"两句,生动地表达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情景,其中“侣”指的是鸥鹭等水鸟,与诗人一同享受着宁静的时光;而“居”则暗示了诗人心灵的归宿,即在竹石之间找到精神的栖息。
"子虚亡是公,付之渴相如"两句,则透露出诗人对世俗名利的超脱与淡然。"子虚"可能指的是诗人的化名或笔名,而"亡是公"则意味着诗人已经摆脱了世间的名缰。"付之渴相如"中的"渴相如",有学者认为可能是对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引用,表明诗人将自己的精神寄托于自然之中,与孟浩然那般淡泊名利、追求心灵自由。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内心世界的抒发,展现了诗人一种超脱尘俗、与自然合一的生活态度。
萧萧征马鸣,冽冽惊飙吹。
闻君远行迈,执法西南夷。
六诏汉始通,有唐亦羁縻。
今虽郡县置,绥怀不在兹。
物产富金具,吏习为磷缁。
垢衣可无浣,直绳讵易持。
肃躬行所素,举纲植其维。
寒霜固非厉,春阳竟何私。
坐令蛮风革,仰报国士知。
泛泛江海客,区区简书期。
恨恨久别离,去去长相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