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累都忘春复秋,婆娑槐木亦无忧。
不知千古云间梦,梦见山前虏马不。
世累都忘春复秋,婆娑槐木亦无忧。
不知千古云间梦,梦见山前虏马不。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诗人将自己从世俗的忧虑中解脱出来,仿佛连春天和秋天的更迭都忘却了。他寄情于婆娑的老槐树,认为这树无拘无束,没有忧虑。诗人进一步引发思考,不知道在那千年的历史长河中,自己的梦境是否能超越现实,梦见山前敌人的马匹不再构成威胁。整首诗流露出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和平的期盼,以自然景象寄托内心情感。
钱唐江一曲,处处栽修竹。
竹林深复深,接入五云麓。
有坞曰云栖,五色云归宿。
赵宋结茅庵,代住高人躅。
前明隆万间,祩宏僧不俗。
坐爱好山林,铸就新语录。
一卷法慧经,年年人熟读。
塔院在其旁,高树盖新绿。
好山有好泉,潺潺听往复。
佳处在此间,逾时看不足。
洗心亭洗心,归路淡无欲。
道旁儿,哭声悲。阿母饿死,阿爷负我逃淮。
乞不得食行抛儿,呼爷不应仰天啼。
阿爷行疾,儿何能追?
问儿谁家子,儿不识姓名乡里。行人聚观叹息耳。
父子不相顾,谁其收哺育尔?晚风寒,大路昏。
关闭人家,依傍犬吠嗔。荒荒旷野多死人。
披寻爱名迹,登览及春晓。
拾级陟台端,振衣出山杪。
澄湘照初日,楚山正缭绕。
已辞桂岭深,还望洞庭渺。
临高一洒然,俯仰畅襟抱。
前踪何蹙蹙,漫游但草草。
方寸苟未广,近视亦难了。
俗儒登泰山,岂复中原小?
从知古贤达,常令胸次浩。
与君游浯溪,慎莫羞元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