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三月二十六日与共甫偕吴门吴憩堂游云栖,翌晨步江干转至虎跑寺,由湖上棹归·其一》
《三月二十六日与共甫偕吴门吴憩堂游云栖,翌晨步江干转至虎跑寺,由湖上棹归·其一》全文
清 / 许传霈   形式: 古风

钱唐江一曲,处处栽修竹。

竹林深复深,接入五云麓。

有坞曰云栖,五色云归宿。

赵宋结茅庵,代住高人躅。

前明隆万间,祩宏僧不俗。

坐爱好山林,铸就新语录。

一卷法慧经,年年人熟读。

塔院在其旁,高树盖新绿。

好山有好泉,潺潺听往复。

佳处在此间,逾时看不足。

洗心亭洗心,归路淡无欲。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钱塘江畔云栖的自然美景和人文气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云栖之地的竹林、五云、云栖坞、赵宋时期的茅庵、明代的高僧祩宏、以及法慧经的传承。诗中不仅赞美了自然风光的秀丽,也颂扬了云栖深厚的文化底蕴。

“钱唐江一曲,处处栽修竹。” 开篇即点出云栖位于钱塘江畔,竹林遍布,营造出静谧而幽深的氛围。“竹林深复深,接入五云麓。” 描述竹林深入,直至与五彩云霞相接,展现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景象。“赵宋结茅庵,代住高人躅。” 提及宋朝时期在此建庵,历代高僧居住,留下足迹,体现了云栖的历史积淀。“前明隆万间,祩宏僧不俗。” 描绘明代隆庆、万历年间,高僧祩宏不凡,坐好山林,铸就新语录,进一步丰富了云栖的文化内涵。“一卷法慧经,年年人熟读。” 表达了法慧经在云栖的广泛传播,成为人们常读之书。“塔院在其旁,高树盖新绿。” 指出塔院紧邻,绿树成荫,增添了宁静祥和的气息。“好山有好泉,潺潺听往复。” 赞美了山中有清澈的泉水,潺潺流淌,回响不绝。“佳处在此间,逾时看不足。” 强调云栖之美令人流连忘返。“洗心亭洗心,归路淡无欲。” 结尾以洗心亭为喻,表达心灵洗涤后的平静与淡泊,归途中的心境淡然无欲。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云栖独特的自然景观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表达了诗人对云栖美景的热爱与赞美之情。

作者介绍

许传霈
朝代:清

猜你喜欢

酬魏少府侍直史馆

丽藻高郑卫,专学美齐传。

容揄难有属,笔削少能干。

(0)

诗一首

金釭焰短风幕斜,栖乌啼月声鸦鸦。

玉人宝瑟掩不弄,背窗红泪飘兰花。

锦机挑字相思意,欲托南风到辽水。

黄龙梦断春意劳,渺邈音容隔千里。

(0)

华亭百咏·其三十芥子庵

林外三椽建,常思愒息时。

莫教嫌迫窄,中有五须弥。

(0)

赠林倅

元是清都紫府仙,出为名世应半千。

发矢两科俱中的,英名烜赫斗横天。

鄞水富沙典芹泮,黜浮崇雅文风焕。

沙阳之政宽而明,吏不忍欺民不玩。

双飞凫舄造皇州,三台八座俱挽留。

辞荣避宠姑别驾,恬退高节前无俦。

千里提封勤赞理,恕以待人严律己。

一轮秋月照无私,百尺春潭清见底。

须知作善天降祥,俾耆而艾寿而臧。

萱闱朱颜映苍鬓,诜诜兰玉如鸾翔。

匪伊丹诏日边至,策足乌台陟端揆。

年年衮绣舞莱衣,瑶池屡献蟠桃瑞。

(0)

二芝兰

一年三季炜煌煌,幽谷无风花自香。

香水风声千鹤唳,佳儿未数谢家郎。

(0)

归涂

望外云头日高挂,竹间亭子雪犹存。

衔芦雁起潇湘暮,卖炭人行烟火村。

绮疏月照窗如昼,宝鼎香销帐似云。

欲转冰壶浑未暇,党家习气彼膻荤。

(0)
诗词分类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诗人
段玉裁 周葵 任翻 董恂 刘晏 程宿 冯京 韩忠彦 陈尧叟 郑颢 杨士芳 马援 刘沆 李方膺 全思诚 吴季子 郑伯熊 邓显鹤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