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衣消瘦怯春寒,案上楞严已不看。
想得故园今夜月,更无人倚玉栏杆。
罗衣消瘦怯春寒,案上楞严已不看。
想得故园今夜月,更无人倚玉栏杆。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女子在春寒料峭中,身着罗衣却感到孤独与凄凉。她不再沉迷于佛教经典《楞严经》,可能是因为心境的变化。诗中的“故园今夜月”表达了对远方家乡的深深思念,而“更无人倚玉栏杆”则暗示了她的孤独无依,无人分享这份思乡之情。整体上,诗人以细腻的情感和画面,展现了清末近现代女性的内心世界,以及对故乡的深深眷恋。
桃蕊初谢,双燕来后,枝上嫩苞时节。
绛萼滋浩露,照晓景、裁剪冰绡标格。烟传靓质。
似淡拂、妆成香颊。
看暖日、催吐繁英,占断上林风月。
坛边曾见数枝,算应是真仙,故留春色。
顿觉偏造化,且任他、桃李成蹊谁说。晴霁易雪。
待对饮、清赏无歇。更爱惜、留引鹇禽,未须再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