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山居杂诗九十首·其一》
《山居杂诗九十首·其一》全文
宋 / 曹勋   形式: 古风  押[麻]韵

种杏三年实,种桃一载花。

花实固可乐,为农本桑麻。

功成不占地,改植常可誇。

要是农须学,作略自一家。

(0)
翻译
种了三年的杏树终于结出了果实,而种了一年的桃树只开花。
果实和花朵固然令人欣喜,但对于农民来说,主要还是种植棉花和麻类作物。
丰收后无需占据太多土地,随时可以更换种植的作物,这本身就是值得夸赞的灵活策略。
如果要成为农民,就需要学习这样的变通,有自己的独特种植方法。
注释
种:种植。
杏:杏树。
三年:经过三年时间。
实:果实。
一载:一年。
花:花朵。
固:当然,必然。
乐:快乐,令人愉快。
农:农民。
本:主要。
桑麻:指棉花和麻类作物。
功成:丰收完成。
地:土地。
改植:更换种植。
常:常常,经常。
誇:夸赞。
须:必须,应该。
学:学习。
作略:策略,方法。
自:自己。
一家:独特,与众不同。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曹勋的《山居杂诗九十首》中的第一首,主要表达了作者对于农业种植的观察和感悟。诗中以种杏三年始见成果与种桃仅一年即开花为例,强调了耐心与长期坚持的重要性。诗人认为,虽然杏树的果实更能给人长久的快乐,但农业的根本在于种植桑麻,因为这些作物对社会经济更有长远意义。

"种杏三年实,种桃一载花",通过对比,突出了杏树的稳重和持久,而桃树则象征着快速成长和变化。接着,诗人指出"花实固可乐,为农本桑麻",强调了收获花朵和果实带来的喜悦,同时也点明了农事以种植桑麻为主,这是农耕文化的基础。

"功成不占地,改植常可誇",意思是说,好的农事方法不会占用过多的土地,而且可以不断改进,值得夸赞。最后两句"要是农须学,作略自一家",则是对农民的教诲,鼓励他们学习农艺,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创新种植策略,形成自家独特的农作方式。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教于乐,既有对农业实践的赞美,也包含了对农民智慧的期待,体现了古代文人对农事的深入理解和尊重。

作者介绍

曹勋
朝代:明

猜你喜欢

送禹之皋之舅赴调二首·其一

我是次公门下客,登龙因许与乘龙。

只今击柝从关吏,渐可扶犁作老农。

莫报黄垆埋白玉,满看清庙列金钟。

二难自是从来誉,勉事功名定亢宗。

(0)

下四十九盘

了知四十九年非,七七盘中共一机。

世路险夷行处是,身名荣耀眼前稀。

此生待足何时足,平日思归今得归。

厚禄故人如问讯,为言留得故山薇。

(0)

初入雁山见双峰

钟鼎山林昔罕兼,久污清贯大伤廉。

移文谢客颜情厚,弹劾归耕喜属餍。

才下盘山为邑里,已排胜境入诗签。

年来百虑消磨尽,只有双峰不退尖。

(0)

清卿求作混碧楼额因赋唐律·其一

三十声名晚合酬,前衔久自是潮州。

尚须汉吏二千石,聊卧元龙百尺楼。

混碧缪书波画去,醉红忆为海棠留。

从今只愿抟扶上,还许澄鲜守舍不。

(0)

次韵解颐叟九日登楼唐律二首·其二

规模器业足资身,合是兰宫第一人。

风月难兄居半刺,文章经国肯全贫。

身丁近免家家喜,首述长谣句句新。

预卜他时康济事,定应不负白纶巾。

(0)

次外舅闻字即事韵

蘧瑗行年化,宣尼耳顺闻。

声名昭白日,富贵薄浮云。

天子方尝胆,中原未静氛。

加餐为时起,礼乐不徒云。

(0)
诗词分类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诗人
吕公著 萧翼 任华 伯夷 崔旭 张建封 陈敬宗 联元 刘皂 李从周 张翰 李世熊 费密 刘苍 陈少白 董笃行 李吉甫 金地藏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