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沈宫漏夜无声,半卷珠帘见月明。
谱出《霓裳》供奉曲,避人花下自吹笙。
沈沈宫漏夜无声,半卷珠帘见月明。
谱出《霓裳》供奉曲,避人花下自吹笙。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略带哀愁的画面。"沈沈宫漏夜无声",通过深夜宫中的寂静,暗示了主人公孤独无依的境遇,宫漏(古代计时器)的无声更增添了夜晚的寂寥。"半卷珠帘见月明",诗人通过半开的珠帘,让明亮的月光洒入,既写出环境的清冷,也透露出主人公对光明和希望的渴望。
"谱出《霓裳》供奉曲",《霓裳羽衣曲》是唐代宫廷乐曲,这里可能象征着主人公曾有过宫廷生活的繁华,如今只能独自在花下吹笙,以音乐排解心中的苦闷。"避人花下自吹笙",她选择避开他人,独自在花丛中吹奏,表现出她的孤独和不愿被人打扰的心境。
整体来看,袁佑的这首《长门怨》以细腻的笔触,通过宫漏、月光和音乐,刻画了一个失宠宫人的内心世界,流露出淡淡的哀怨与无奈。
遥怜儿女,未解忆长安、十年前月。
徙倚桂枝空延伫,无物同心堪结。
冷落江湖,萧条门巷,犹著西楼客。
恨无铁笛,一声吹裂山石。
休说起舞登楼,那人已先我,渡江横楫。
圆缺不销青冢恨,漠漠风沙如雪。
西母长生,素娥好在,何皓当时发。
山河如此,月中定是何物。
一雨及时晴又佳,江村农父话諠哗。
旋炊麦饭非常饱,笑指苗田不用车。
有眼何曾识朝市,逢人只喜话桑麻。
此间剩有渔樵地,容我旁边著一家。
近来塞上,喜蜡弹、羽书清省。
更万灶分屯,百年和籴,惭傀而今半省。
蒙鞑残兵骑猪遁,永绝生猺侵省。
做个太平民,戴花身健,催租符省。何幸。
行人来密,佥军抽省。
但进有都俞,退无科琐,不用依时出省。
子厚南宫,仲舒西掖,又报岑参东省。
趁此际、纳禄悬车,亦为大司农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