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赋得吴王避暑宫陶侃读书堂二诗送丁鹤年归武昌·其二》
《赋得吴王避暑宫陶侃读书堂二诗送丁鹤年归武昌·其二》全文
明 / 乌斯道   形式: 古风

千年陶侃读书堂,故老相传在武昌。

九曲亭前入云路,寒溪下接江流长。

剑池龙去日色薄,梅偃层崖几开落。

书堂为寺寺还荒,惟有青山度黄鹤。

当日读书清夜深,至今遗响闻空林。

千里旌旗入州牧,都在分阴辛苦心。

君溯长江忽归去,政是英雄读书处。

百灵奔走护先丘,就结茅堂倚高树。

平生读书才气多,要回落日挥长戈。

苍天不借丈夫力,鬓霜独奈秋风何。

且访云间入林下,依旧从容咏风雅。

古今穷达贵同风,莫愧前人面如赭。

(0)
鉴赏

这首明代乌斯道的诗《赋得吴王避暑宫陶侃读书堂二诗送丁鹤年归武昌(其二)》以陶侃读书堂为背景,表达了对友人丁鹤年的勉励与寄情。首句“千年陶侃读书堂”点出历史典故,显示出读书堂的悠久历史和文化积淀。接着,“故老相传在武昌”强调了读书堂的具体位置,以及其在当地的历史传承。

“九曲亭前入云路,寒溪下接江流长”描绘了读书堂周围的环境,山水相映,意境深远。诗人通过“剑池龙去日色薄,梅偃层崖几开落”暗示读书堂的静谧与岁月流转,既有历史的沧桑感,又寓含读书人的坚韧与执着。

“书堂为寺寺还荒,惟有青山度黄鹤”写读书堂历经变迁,成为废墟,唯有青山依然,暗寓读书人的精神永存。接下来的诗句“当日读书清夜深,至今遗响闻空林”进一步强调读书堂昔日的书香氛围和深远影响。

“千里旌旗入州牧,都在分阴辛苦心”是对丁鹤年仕途的期许,希望他能像陶侃一样,以勤奋和智慧成就一番事业。最后四句,诗人鼓励友人保持读书人的风骨,无论顺境逆境,都不忘风雅,同时感叹岁月无情,提醒他珍惜时光。

整首诗情感真挚,既赞美了读书堂的历史价值,也寄寓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展现了作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敬仰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作者介绍

乌斯道
朝代:明

元明间浙江慈溪人,字继善。乌本良弟。与兄俱有学行。长于诗,意兴高远,飘逸出群。尤精书法。洪武初得有司荐,为永新县令,有惠政。后坐事谪戍定远。放还,卒。有《秋吟稿》、《春草斋集》。
猜你喜欢

摹王羲之快雪时晴帖真迹因题左方·其一

丁甲呵持信有之,墨池终古法书垂。

试思走笔明窗际,正是吟成柳絮时。

(0)

雨雪曲

行道广且深,霏雪何飘飏。

晨风无终极,烈烈吹我裳。

长冰断四泽,灏景瀰八荒。

遥曭达周原,廓哉无何乡。

迫观古岩侧,碛路如羊肠。

猎人携犬至,穷兽走彷徨。

仆饥委道陬,马疲不能行。

戍旗动高隧,云是甸子冈。

超骧愧局步,踯躅徒自伤。

(0)

望家乡

龙山苍翠枕西头,水上芙蓉一带秋。

云树不须遮望眼,梦中人在木兰舟。

(0)

题绣佛精舍

闻说澹然此日生,澹然此日却为僧。

僧宝世间犹时有,佛宝今看绣佛灯。

可笑成男月上女,大惊小怪称奇事。

陡然不见舍利佛,男身复隐知谁是。

我劝世人莫浪猜,绣佛精舍是天台。

天欲散花愁汝着,龙女成佛今又来。

(0)

惟汉行

危哉鸿门会,沛公几不还。

轻装入人军,投身汤火间。

两雄不俱立,亚父见此权。

项庄奋剑起,白刃何翩翩。

伯身虽为蔽,事促不及旋。

张良慑坐侧,高祖变龙颜。

赖得樊将军,虎叱项王前。

嗔目骇三军,磨牙咀豚肩。

空卮让霸主,临急吐奇言。

威凌万乘主,指顾回泰山。

神龙困鼎镬,非哙岂得全。

狗屠登上将,功业信不原。

健儿实可慕,腐儒安足叹。

(0)

清波引

晓寒初犯。半悬处、鹭汀放缆。岸花堕艳。

游鱼荫喁噞。一霎剪江快,却逐朝阳开掩。

谁移片叶行云,障波底、碧天淡。离愁默感。

想凝望、多少被赚。软铺轻蘸。倩飞破菱鉴。

高楼柳阴外,幅幅暝烟低闪。

应有翠袖凭阑,玉纤遥点。

(0)
诗词分类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诗人
李煜 傅山 戴表元 张籍 刘子翚 许景衡 上官婉儿 刘辰翁 易顺鼎 曾几 张之洞 周权 李清照 郑思肖 庾信 温庭筠 毛奇龄 汪广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