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羽山》
《羽山》全文
唐 / 萧颖士   形式: 古风  押[灰]韵

九山方荡潏,三考伫良材。

夏祖何屯圯,迁殛此山隈。

空馀下泉客,谁复辨黄能。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hān
táng / xiāoyǐngshì

jiǔshānfāngdàngsānkǎozhùliángcái

xiàtúnqiānshānwēi

kōngxiàquánshuíbiànhuángnéng

注释
九山:指多座山。
荡潏:形容山川动荡不宁。
三考:多次选拔或考核。
伫:等待。
良材:优秀的人才。
夏祖:夏朝的祖先。
屯圯:驻足停留的地方。
迁殛:迁移和惩罚。
山隈:山脚下的隐蔽处。
空馀:只剩下。
下泉客:泉边的隐士或孤独的人。
辨黄能:辨别真正有才能的人。
翻译
九座山峦起伏动荡,历经多次选拔期待优秀人才。
夏代祖先曾在此地驻留,迁移之祸降临此山脚下。
如今只剩孤独的泉边人,谁能分辨出真正的贤能者。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处幽深的山林景象,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深切情感和个人内心世界的独特体验。"九山方荡潏"一句,运用了夸张的手法来形容山势的雄伟与连绵,设定了一种宏大的画面。紧接着的"三考伫良材",则是对这片土地上所蕴含的珍贵资源进行赞美,或许暗喻着诗人对于理想和追求的执着。

随后的"夏祖何屯圯"一句,通过对古代先祖活动地点的提及,增添了一种历史的厚重感。接下来的"迁殛此山隈",则是表明诗人对于这片土地的眷恋和留守之情,或许也暗示了某种命运与宿缘。

最后两句"空馀下泉客,谁复辨黄能",描绘了一位行者在山中偶遇清泉的情景,并通过对黄能(可能是历史上的某个人物或传说)的提问,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和现实的思考,以及对于过往智者的怀念。

整首诗语言古朴而又不失雅致,意境开阔,蕴含着丰富的情感与深邃的哲理。

作者介绍
萧颖士

萧颖士
朝代:唐

萧颖士(717~768年),字茂挺,颍州汝阴(今安徽阜阳)人,郡望南兰陵(今江苏常州)。唐朝文人、名士。萧高才博学,著有《萧茂挺集》。门人共谥“文元先生”。工于书法,长于古籀文体,时人论其“殷、颜、柳、陆,李、萧、邵、赵,以能全其交也。”工古文辞,语言朴实;诗多清凄之言。家富藏书,玄宗时,家居洛阳,已有书数千卷。安禄山谋反后,他把藏书转移到石洞坚壁,独身走山南。其文多已散佚,有《萧梁史话》《游梁新集》及文集10余卷,明人辑录有《萧茂挺文集》1卷,《全唐诗》收其诗20首,收其文2卷。
猜你喜欢

六祖传付偈颂·其五二祖

宿来缘累尚相拘,何事圆成未自如。

十地三乘谁便了,了时犹待到无无。

(0)

悼李承议

去后家山宴未阑,已闻忙盖旅中棺。

几多言笑情先断,些小穷通梦已残。

友爱方嗟离别易,子贤休恤继承难。

曾相从处应留恨,未结松庵弃外观。

(0)

鼓角楼初成·其二

云中人作四星看,十二光阴一箭寒。

吉事有祥戎事静,溪山赢得倚栏干。

(0)

戏寄南华翁·其三

始闻佳耦得韩娘,百里恩新绶与章。

月欲笼人笼未得,先生犹治鲁山忙。

(0)

过严州同太守游乌龙寺·其二

家近西湖去欲飞,到山心却为山迟。

看禅弟子人休问,正是龛中作梦时。

(0)

泛舟钱塘西湖·其二

归鹭悠悠一带长,白蘋红蓼是家乡。

夕阳临水閒窥处,此意安知世累忙。

(0)
诗词分类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诗人
曾琦 罗家伦 朱德 叶圣陶 程天放 冯友兰 张大千 谢觉哉 梁寒操 叶剑英 邵式平 陶铸 姚雪垠 钱俊瑞 马少波 杜宣 萧红 俞平伯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