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泛舟城南,会者五人,分韵赋诗,得「人皆苦炎」字四首·其一》
《泛舟城南,会者五人,分韵赋诗,得「人皆苦炎」字四首·其一》全文
宋 / 苏轼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城中楼阁似鱼鳞,不见清风起白蘋。

试选苕溪最深处,仍呼我辈不羁人。

窥船野鹤何曾下,见烛飞虫空自驯。

绕郭荷花一千顷,谁知六月下塘春。

(0)
注释
城中:城市之中。
楼阁:高楼大厦。
似:像。
鱼鳞:密集排列。
清风:清凉的风。
白蘋:水生植物,白色浮萍。
试选:尝试挑选。
苕溪:浙江的一条河流。
最深处:最幽深的地方。
仍:仍然。
呼:呼唤。
不羁人:不受束缚的人。
窥船:偷看船只。
野鹤:野生的鹤。
何曾:从未。
下:靠近。
见烛:见到烛火。
飞虫:飞舞的昆虫。
空自驯:独自驯服。
绕郭:环绕城郭。
荷花:莲花。
一千顷:很大的一片。
谁知:谁能想到。
六月:农历六月。
下塘春:池塘的春天。
翻译
城中的楼阁密如鱼鳞,清风拂过白蘋却难觅踪影。
我选择苕溪最幽深之处,唤作那些不受拘束的人们。
野鹤从未靠近船只,见到烛光飞虫也只是空自驯服。
环绕城郭的千顷荷花盛开在六月,谁能想到这是池塘的夏日之春。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城南泛舟的夏日风景图。开篇“城中楼阁似鱼鳞”以生动的比喻勾勒出城市建筑密集而有序的特点,接着“不见清风起白蘋”则表现了诗人对清凉之风的渴望,但在炎热夏季里却难以为得。

第三句“试选苕溪最深处,仍呼我辈不羁人”表达了诗人选择河流中最为幽深之处,以寻找那些与世无争、性格独立的人。这里的“不羁人”暗示了诗人对于自由自在生活态度的向往。

第四句“窥船野鹤何曾下,见烛飞虫空自驯”描写了诗人在舟中偷觑到岸边的野鹤,以及夜晚烛光下的飞虫。这里通过对比,突出了自然界生命活跃而不为人类所扰的和谐状态。

最后两句“绕郭荷花一千顷,谁知六月下塘春”则展现了诗人对于夏季荷花盛开场景的描绘,以及对这个时节中隐秘美好的发现。这里的“六月”指的是农历六月,即夏至之后,最热的时候,而“下塘春”则是对这一时节中仍然蕴含着生机与美好的一种感慨。

整首诗通过对城南泛舟景象的细腻描绘,传达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自由生活态度以及夏日独特情怀的深切体验。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朝代:宋   字:子瞻   号:铁冠道人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猜你喜欢

关山月

冰轮流辉天宇宽,长风吹度玉门关。

玉关无云秋万里,月色满空凉似水。

远客思归睡不成,况复边头来雁声。

楼中美人当此夕,坐对清辉应叹息。

(0)

峡山寺

龀年探访二翰轻,攀磴何妨皓首行。

峡坼云霾天地别,梦回江渚鸥鹭情。

留题谁拟无名氏,世事同归一局枰。

遥指茅庐二三里,醉还犹忆听春莺。

(0)

鹿步谣

细帽茜裙趁墟市,飞驮纷纷如云起。

二月十五大王斋,斗歌都道娘来里。

(0)

怀萧止善

羡君旧貌吴兴帖,一变依稀逼古人。

笔冢麟埋烟草绿,墨池龙跃雨花新。

银钩铁画工无敌,鹘起弦惊兴有神。

拟挹遗经誇俗眼,顾惭书法似羊欣。

(0)

虹县行

虹亭村落如秋花,十里五里方一家。

山城县治开草野,草屋低窄旋桑麻。

丁男当官应徭役,妇女看家种山麦。

汴沟淤塞无稻苗,麦足家家黍为食。

野桑养蚕收茧丝,枣根染丝来作衣。

秋湖水落莲芡盛,腊月雪深鹑兔肥。

岁时浇酒五月暮,但愿开云雨如注。

蚕成麦熟官事闲,柳堤人唱桑阴树。

(0)

乌夜啼

茏葱窗闭云凝影,织锦梭停蜀丝冷。

兰心欲语还自缄,待郎不来秋夜永。

秋乌夜夜啼哑哑,凤书应来郎到家,开门自把枇杷花。

(0)
诗词分类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诗人
吴藻 陈邦彦 李流芳 皮日休 曹彦约 沈约 李峤 何绍基 周霆震 张舜民 倪瓒 康有为 陈寅恪 李慈铭 顾贞观 司空图 唐庚 倪元璐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