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黄楼上,欲作黄楼诗。
忽得故人书,中有黄楼词。
黄楼高十丈,下建五丈旗。
楚山以为城,泗水以为池。
我诗无杰句,万景骄莫随。
夫子独何妙,雨雹散雷椎。
雄辞杂今古,中有屈、宋姿。
南山多磬石,清滑如流脂。
朱蜡为摹刻,细妙分毫釐。
佳处未易识,当有来者知。
我在黄楼上,欲作黄楼诗。
忽得故人书,中有黄楼词。
黄楼高十丈,下建五丈旗。
楚山以为城,泗水以为池。
我诗无杰句,万景骄莫随。
夫子独何妙,雨雹散雷椎。
雄辞杂今古,中有屈、宋姿。
南山多磬石,清滑如流脂。
朱蜡为摹刻,细妙分毫釐。
佳处未易识,当有来者知。
此诗描绘了诗人在黄楼之上,得友人来书并附黄楼词,触发创作欲望。黄楼高耸,旗帜飘扬,与楚山泗水相辉映,构成一幅壮丽图景。诗人自谦无出奇之句,却赞叹友人之辞妙绝,融合古今,屈原、宋玉风姿俱在。
南山磬石滑顺如脂,朱红蜡烛细刻入微,形象鲜明。此景此情,不易为人所识,但诗人相信将来必有知音者赏析其妙。全诗语言流畅,意境辽阔,表现了诗人对友谊和文学创作的深厚感情,以及对美好事物的细腻感受与高远追求。
公不登台省,犹宜立内朝。
如何百里县,更以一身遥。
俗悍须宽理,年丰在政调。
清秋送卓茂,目断马萧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