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躲灾凶。心喜颜红。把般般、万事休穷。
当持净念,钦慕玄风。每乐真欢,搜真趣,悟真空。
朗月当胸。照破邪踪。有云朋、霞侣相逢。
同超法界,共返仙宫。礼大罗尊,诸天圣,玉虚宗。
欲躲灾凶。心喜颜红。把般般、万事休穷。
当持净念,钦慕玄风。每乐真欢,搜真趣,悟真空。
朗月当胸。照破邪踪。有云朋、霞侣相逢。
同超法界,共返仙宫。礼大罗尊,诸天圣,玉虚宗。
这首元代王处一所作的《行香子·劝人改恶迁善》是一首富有哲理和劝诫意味的词。词中以个人修行的心路历程为线索,表达了对善念与净心的追求,以及对超脱世俗、归于道境的理想。
"欲躲灾凶,心喜颜红",开篇即揭示了词人对于摆脱世间不幸和灾难的渴望,内心的喜悦与外在的红润面色形成对比,体现了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般般、万事休穷",这里的“般般”泛指各种事物,表达出词人对世间纷繁复杂的理解,认为只要心境清净,万事皆可放下,不再困于贫穷之感。
"当持净念,钦慕玄风",强调保持纯净的念头,崇尚深奥的道家玄妙之风,体现出对道教修行的向往。
"每乐真欢,搜真趣,悟真空",词人享受真实的快乐,探寻真理的乐趣,并通过领悟达到空灵的境界,展现了对内心世界的深度探索。
"朗月当胸,照破邪踪",以明亮的月亮象征内心的光明,照亮了祛除邪念的道路,寓意着内心的净化。
"有云朋、霞侣相逢",将修行过程中的伙伴比作云彩和霞光,象征着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追求仙道。
"同超法界,共返仙宫",表达了词人与同伴一起超越世俗法则,返回仙人居住的仙境的愿望。
最后三句"礼大罗尊,诸天圣,玉虚宗",是对道教最高神祇的敬仰,表达了词人对道家信仰的虔诚和对理想境界的坚定追求。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生动的形象和深刻的哲理,劝导人们弃恶从善,追求心灵的净化和精神的超脱。
寒风飘落林梢月,归来鹤声凄苦。
短阁薶香,破篱碎玉,不是牵萝眉妩。酒醒何处。
对碧涧烟断,苍崖雪古。
瘦竹携将,江城吹入断肠谱。
当时醉眠初倦,记胆瓶折取,簪上钗股。
暖翠酣魂,痴云抱梦,愁听画廊鹦鹉。春痕谁主。
怅苔老孤岑,萍荒遥浦。拂袖重寻,一襟凉似雨。
展卷吟怀放。叹斯人、文章歌哭,古今同望。
岂止才华倾八斗,应是闲愁无量。
休更似、落梅凄怅。
鹤背风高仙骨冷,剩人间、尘土诗魂葬。
星欲坠,月痕荡。玉笙寒彻琼筵上。
记当时、金徽按拍,狂吟情况。
是否嫏嬛曾有约,归去琳宫无恙。
听砧度、良宵深巷。
静掩鲛纹秋梦瘦,冷西风、雪涴茱萸帐。
谁击碎,珊瑚响。
久雨新晴,银河澄练,盈盈一水清浅。
云吐冰丸,独倚曲阑干畔。
情无限、碧海青天,愁如茧、并刀难剪。谁见。
正双眉深锁,泪痕划面。素魄窥窗幽怨。
恨小院无人,疏帘乍卷。别有伤心,宽褪旧时金钏。
只赢得、夜冷归眠,怯罗衣、露珠点点。轻唤。
恐凄凉梦影,短檠摇断。